金草胡羊
烏拉特后旗草場豐沃,在這里居住的很多牧民世代以養殖牛羊為生。有十幾年養羊經驗的后旗巴音前達門蘇木蘇布圖嘎查的牧戶敖登格日勒在今年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買上羊讓金草原“托管”。沒想到,既省心又省力還賺錢,這都是金草原“托羊所‘1+3’”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帶來的紅利。9月3日,記者采訪了敖登格日勒。
敖登格日勒告訴記者,以前自家牧場多養殖寒羊、山羊,產羔量少,遇上好年景還能掙點錢,要是遇上草原干旱季,得奔走幾十公里拉草料,如果羊再鬧點毛病,加上用藥、防疫、檢疫、人工等費用,那一年到頭就是個白忙活。今年6月,他成立的烏拉特后旗格日勒敖登養殖專業合作社與金草原公司就“托羊所‘1+3’”模式展開合作與實踐初探。
敖登格日勒介紹,合作社通過質押方式獲得銀行授信900萬元低息貸款,并以1312萬元從金草原公司購進4000只胡羊基礎母羊。當月金草原公司兌現合作社330只胡羊仔畜作為托管收益。后經金草原公司介紹,格日勒敖登養殖專業合作社將330只胡羊仔畜在市場交易后賣了26.4萬元。7月份,公司又給返了十幾萬元。“合作期間,公司承擔托管過程中的死、淘風險的全部責任,3年托管期結束后,返還8月齡定胎母羊。跟著金草原,不用受苦也能賺到錢。”敖登格日勒說。
除了“托羊所‘1+3’”,近年來,在“天賦河套”的引領下,金草原公司規模和產業不斷壯大,產品需求也越來越多,繼實施100萬只基礎母羊“放母收羔”模式后,又進一步探索實施“放母收羔”2.0版,讓農企利益聯結更緊密,讓農牧民分享到更多產業紅利,助推鄉村振興。
去年,多年在重慶打拼的王文兵返鄉。找不到創業方向的他被金草原“放母收羔”2.0模式所吸引,在一番考察后,他選擇和金草原合作。他從公司訂購1000只定胎母羊,羊統一在公司的標準化谷飼園區飼養,他和妻子二人吃住在園區。
“對于我們這些‘門外漢’來說,搞養殖首先是愁資金,第二是愁技術,第三是愁銷路,這些金草原都幫你解決。公司出面為我們擔保貸款,羊在園區飼養,有專人專車投食飼草料、有防疫人員定時做防疫,病了還有獸醫。胡羊產羔率高、好飼養,公司還簽訂單回收小羊羔,銷路根本不用愁。只要我們辛勤付出,一年下來,1000只羊出兩批羔,收入二三十萬不成問題!”9月3日,在金草原標準化谷飼園區,王文兵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像敖登格日勒、王文兵這樣跟著金草原發“羊”財、分享紅利的農戶,在我市有上千戶,就連鄂爾多斯等周邊城市的農牧民也跟著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