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午餐
整理床鋪
精心布置的教室
放學后,學生排著隊跟老師回“小飯桌”
“一二一,一二一……同學們都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每到放學時,臨河各個學校門口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隊伍,兩個成年人一前一后拉著一條長絲帶,連著長長的學生隊伍,孩子們喊著口號,跟著帶隊人有序行進。這就是近年來熱度居高的托管機構,即“小飯桌”。
記者注意到,自從我市各中小學開學后,“小飯桌”的老師們也紛紛出現在學校門前接學生,有些還會順便向家長推薦自己的托管機構。
3月29日,記者探訪學校周邊的“小飯桌”,看看環境及食品安全情況怎么樣。
走訪
“小飯桌”環境整潔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學校周邊的“小飯桌”很受歡迎。
29日早上,記者來到市實驗小學對面的“未來星托輔成長中心”,映入眼簾的是干凈優雅的環境,桌椅擺放整齊。當記者咨詢現在是否還可以送孩子來“小飯桌”時,工作人員經過確認后回復床位已經全部住滿了。
在不遠處的“樂思小飯桌”,同樣可以看到環境干凈整潔,課桌椅分布在3個不同的教室,每個教室都是精心布置過的,充滿童趣。記者隨負責人孫寧澤上二樓參觀宿舍,房間內收拾得非常干凈,被褥疊放整齊。孫寧澤介紹:“我專門去參加了培訓,并且考取了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希望能夠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孩子們。”孫寧澤是警校畢業的,有了孩子以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從之前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青少年犯罪的根源離不開從小的家庭教育,所以我格外注意這一點。我的孩子現在上小學了,也在這里和其他孩子一起吃飯、看書、休息,我把每一個托管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還不到10點,市實驗小學附近的錦林花園小區內,“創一優托”的學生餐廳已經忙碌起來。兩位做飯阿姨開始準備午飯了,正在切蒜薹的趙阿姨說:“我們今天中午做肉炒蒜薹、溜肉段、魚香土豆絲和香菇油菜。菜品是前一天就定好的,機構老師會提前訂當天的新鮮蔬菜。午餐的標準是兩葷兩素,晚上有可能吃包子、燉肉或面條。”
隨后,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上“創一優托”的負責人董雅茹。她介紹,“創一優托”有獨立餐廳、獨立閱覽室,并且男女生宿舍是分樓層的。“我們這里現在有40多個孩子,有全托、午托、晚托晚輔或單餐,價格都不一樣。”
家長
最關心食品安全問題
開學已有一個月,現在來“小飯桌”咨詢報名事宜的家長不太多。
“孩子在家吃飯愛挑食,聽同學家長說她家孩子在‘小飯桌’吃飯都搶著吃,吃得可香了,去年還胖了。所以,我也想把孩子送到‘小飯桌’,希望能改掉挑食的毛病。”前來咨詢的韓女士說。
與韓女士同行的李女士告訴記者:“我和老公平時上班忙,中午沒時間回家給孩子做飯,讓孩子在外面吃又不放心,‘小飯桌’里相對衛生些,而且飯菜樣式多、價格合理,所以我們每年都會給孩子報名。”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小飯桌”的飯菜質量和衛生問題。
家長李女士對記者說:“其實我們并不要求每餐非得有大魚大肉,但飯菜一定要新鮮、衛生、營養搭配均衡,只要飯菜質量好、環境衛生好,哪怕多花點錢也行。”
監管部門
常查嚴管
“小飯桌”的服務對象是中小學生,食品安全不僅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更是市場監管部門最為重視的工作之一。
29日下午,記者來到臨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金川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全向榮告訴記者:“我們要求托管機構從業人員對孩子有愛心、有責任心,誠信、合法經營,并對學校周邊的托管機構實行登記備案管理,經營場所必須亮證經營,堅決杜絕無照經營,一經發現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據了解,臨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定期對托管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結束后發放《臨河區食品藥品企業從業人員培訓合格證》,從業人員必須通過健康體檢,辦理了健康證才能上崗。
為了保證蔬菜新鮮,金川市場監督管理所責令轄區的托管機構必須到有資質、信譽好的糧油肉食蔬菜店購買食材,并要求商戶提供進貨票據;廚房使用的加工容器必須符合國家食品級標準;食品與非食品必須分區規劃;飯菜按規定留樣,建立留樣制度;后廚垃圾必須干濕分離,建立餐廚垃圾流向臺賬;從業人員衣帽整潔,上崗不允許佩戴首飾,必須持有健康證;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盛裝食品;餐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和防塵、防蠅、防鼠設施齊備、運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