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拉特后旗市場監督管理局把食品安全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創新推行“黨建+食品安全12315工作法”,推動繁榮市場、穩定就業、保障安全有機結合,形成“監管+服務”閉環式鏈條,不斷激發市場基層黨組織和食品行業的活力和動力。
“12315”,即以黨建引領為龍頭,打牢聯合黨組織、食品加工園區管理體系2個基礎,抓好組織生活、組織陣地、組織體系3個規范化建設,用好市場監管所1個服務平臺,推動免費檢測、宣傳、消費維權、就業和商標培植5項服務項目提質增效。
堅持黨建引領
把穩食品安全方向盤
統籌基層管理所黨組織、食品行業小微企業黨組織、社區黨組織等各方資源,成立由烏拉特后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基層管理所和個體工商戶黨員組成的食品加工園區聯合黨支部,向園區派駐黨建指導員,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部署推進工作,研究解決市場食品安全等問題。先后召開8次聯席會議,部署冷鏈食品管控、嚴格大型聚餐等工作,解決各類問題25個。推行統一場所、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標準、統一檢驗、統一標識、減免房租模式,實現食品生產規范化經營,食品生產、經營安全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打牢2個基礎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墻
建立每月一次食品加工園區黨建工作促進會、每季度一次“黨建+食品安全”觀摩會、每半年一次“黨建+食品安全”評定會制度,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定期評定食品安全等級。在聯合黨支部推動下,成立食品加工園區管委會自主管理園區事務。
延伸黨建觸角,以社區為核心,在每個小區通過考核評價選取一到兩家放心商戶,開設“放心糧油”等多品類消費專柜。首批4個社區、6個居民小區、6家商鋪、1家超市的消費專柜已啟動試運行,涉及8家企業、26家小作坊的40多個產品。
抓實3個規范
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
抓實組織生活規范化。邀請小微食品企業參與聯合黨支部主題黨日、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類活動,促進食品行業規范經營、和諧發展。抓實組織陣地規范化。打造黨群企互聯互通服務中心、“兩新”黨建示范點等陣地,為黨員經營示范戶和誠信經營示范戶統一制作牌匾和制度臺賬等,為小微企業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提供保障。抓實組織體系規范化。實行“三化”管理,即網格化管理解決監管覆蓋率問題、痕跡化監督解決完成監管頻次問題、格式化檢查解決落實監管質量問題。在食品加工園區每季度開展一次定量包裝抽查工作,確保園區出廠食品不缺斤短兩。
用好1個平臺
拓展食品安全監管途徑
充分發揮基層管理所服務平臺作用,貫徹各項食品安全政策精神,大力推行商事制度改革,落實好“多證合一”等系列改革措施,努力實現群眾辦事“只跑一次路、只進一扇門”。爭取到自治區首個旗縣級食藥智慧監管大數據試點項目,由基層管理所完成日常數據錄入和現場移動執法,用3年左右的時間對食品生產、餐飲、流通等眾多食品生產經營商戶實現“互聯網全程智能監管+明廚亮灶、亮柜、亮區”的安全監管模式。目前,“互聯網+明廚亮灶”占比達餐飲行業的三分之一。
開展5項服務
打造食品安全“明信片”
廣泛開展黨員干部設崗定責、承諾踐諾活動,全方位、全流程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在食品加工園區設立快速檢測室,對園區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和原料提供快速抽檢服務。二是開設電視節目專欄,宣傳園區的特色食品和生產經營管理模式。三是在園區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聘請消費者為消費維權聯絡員,并充分發揮12315平臺作用,及時答復和處理投訴舉報、開展維權援助。四是創新性開設黨員先鋒公益專柜,直接、間接帶動150多人就業,解決了上游生產環節和下游銷售環節中的食品安全問題。五是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我奉獻,我是商戶、我創業、我向前”活動,鼓勵、指導小作坊生產的特色產品申請專利、注冊商標,評選出3個“先鋒榜樣”、5個“金牌帶頭人”、10個“生產經營標兵”、10個“一鋪一天地”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