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拉特后旗活躍著一支志愿者隊伍——烏拉特后旗“周末媽媽”巾幗志愿服務隊。這支隊伍是由烏拉特后旗各界關愛留守流動兒童的愛心人士組成,2011年5月成立,現有愛心志愿者80余人。她們秉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理念,采取“一對一”親情結對幫扶方式,讓留守兒童“周末有家回”,幫助孩子彌補缺失的親情。
“周末媽媽”賈霞和她的娜荷芽寶貝巴都日拉結對后,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只要一到周末,賈霞都會堅持把巴都日拉接回家,給他洗衣服、洗澡、督促學習、檢查作業、陪他玩耍。經過幾年不懈努力,巴都日拉以及他的父母都和賈霞一家相處的十分融洽。最讓賈霞感動的是在巴都日拉12歲生日時,這個害羞的男孩抱著她的胳膊,在她耳邊輕輕地叫了一聲“媽媽”,瞬間讓這對“母子”相擁而泣。今年,是賈霞做巴都日拉“周末媽媽”的第十二個年頭。“不知不覺已經這么多年了!最近,巴都日拉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被陜煤集團錄用,我真的感到自豪。”賈霞說。
像賈霞與巴都日拉這樣通過“周末媽媽”活動而親如一家的大家庭在烏拉特后旗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家庭在“周末媽媽”活動的影響下變得更加幸福和諧。“周末媽媽”不是一個人的稱呼,而是一群人的名字,守護著孩子們的幸福。
2011年,烏拉特后旗婦聯根據當地留守兒童日益增多、兒童成長問題成為社會熱點的現狀,在旗委、政府及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周末媽媽關愛留守兒童”行動。通過志愿者與留守兒童“一對一”親情結對,讓留守兒童“周末有家回”,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成長問題,將母親的關愛傾注到每一個需要親情關愛的孩子身上,續寫了草原母親的大愛故事。從16個牧區孩子第一次走進“周末媽媽”的家,到如今,12年過去了,已經有151個孩子在“周末媽媽”的幫助下感受到了家的溫暖,151個家庭在“周末媽媽”活動的影響下變得更加幸福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