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5月30日,伴隨著汽笛聲長鳴,一輛特別的車緩緩駛到了烏拉特中旗巴音烏蘭蘇木烏蘭溫都爾嘎查隊部的院子里。
車身上“新時代文明實踐流動服務車”幾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趁著嘎查牧民聚在一起舉辦文化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流動服務車也來“湊熱鬧”,為他們送來“理論宣講+健康義診”服務。
流動服務車一停靠,立刻吸引了前來體驗服務的群眾。志愿者打開車門搬出一張桌子、幾十把椅子,就布置好了理論宣講的陣地。“今天的宣講,咱們重點講一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內蒙古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區,長期以來擁有‘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理論宣講員、巴音烏蘭蘇木呼魯斯嘎查的張志宇事先精心準備,依托“十分鐘”理論宣講平臺,用貼近群眾的語言宣講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者的方言土話,讓圍坐在一起的牧民群眾聽著更親切。
隨同本次流動服務車到來的還有巴音烏蘭蘇木衛生院的醫務人員,他們為牧民測量血壓、血糖,開展健康知識咨詢。
巴音烏蘭蘇木位于烏拉特中旗東北部,由原來的烏蘭、巴音、桑根達來3個蘇木合并而成,區域面積6718平方公里,牧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牧民學習難、交流難、享受文化服務難。“家住得遠的農牧民去旗里得兩個小時,而且現在牧區又有很多留守老人,幾十公里的路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遠了。”烏蘭溫都爾嘎查支部書記吉日格拉圖說。
為了切實解決牧民的實際問題,巴音烏蘭蘇木突出“便民、為民”理念,整合閑置資源,將疫情防控期間的值勤車打造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流動服務車,每逢各嘎查村“趕集”的日子開到“集上”,為服務群眾提供方便。
流動服務車利用可移動優勢,將文明實踐的重點內容整合集成,圍繞理論宣講、文藝表演、義診等,開展各種便民的“微服務”志愿服務活動。
筆者一登上服務車便看到墻壁上掛著的“榜樣在身邊”海報。巴音烏蘭蘇木特別遴選了本蘇木內的勞動模范、優秀護邊員、最美家庭等事跡進行展示,用身邊人帶動身邊人。車內設置了休息床、便民服務箱、充電寶、雨傘、電子血壓計等服務設施,并設有車載大喇叭,具備政策宣講等功能。
“我們組建了一支由蘇木和嘎查干部組成的理論宣講隊伍,確保能夠隨時隨地開講,同時把蘇木衛生院也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為牧民群眾送服務。下一步,我們還打算開展流動圖書、免費理發、微心愿等多種活動,真正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隨車隨走,隨時隨地。”巴音烏蘭蘇木黨委書記賽納說。
巴音烏蘭蘇木新時代文明實踐流動服務車每月都會不定期開動,到各嘎查流動式開展理論宣講、文藝匯演、惠民政策宣傳等,充分發揮流動車方便快捷、輻射面廣、貼近群眾等優勢,打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最后一米”,讓文明實踐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近年來,烏拉特中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聚焦多維平臺搭建,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場地搬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現場,把貼心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變“等群眾來”為“到群眾中去”,在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中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