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封閉的開評標場所、優化評標專家管理、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加強中介管理……近年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購中心)秉持“交易為公、服務為民”的理念,著力打造陽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今年,該中心被授予“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場地管理標準化示范單位”稱號。
打造全封閉招投標場所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新打造的全封閉式開評標場所內,開評標室大屏幕等設施齊備,專家休息室、就餐室寬敞明亮,評審專家等相關人員刷身份證后方可進入,無關人員無法入內。
在招投標過程中,若現場處于開放狀態,無形中增加了串標、圍標的風險。要實現陽光交易,封閉的開評標場所是基礎。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自籌大部分資金建成功能更完善、布局更合理的全封閉式開評標場所,于3月完成整體搬遷。開評標場所設置了4個開標室、5間評標室、6間專家休息室,為大量業務進駐創造了條件;設置監控室、就餐室、專家抽取室、值班休息室等功能區,配備與自治區“監管一張網”監控功能標準一致的軟硬件設施。
搬遷新辦公地址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優化工作流程,將分散在3個業務科室的招標采購公告掛網歸口到一個科室,實行24小時對時辦結,提高工作效率。
優化評標專家管理
為消除泄露評審專家信息的風險,切斷各交易主體和評標專家之間的聯系,營造公正透明交易環境,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從網絡科技公司總部后臺取消了交易系統中評審專家姓名、電話在抽取后至開標期間的可查詢功能,在網絡公布評分情況時對專家名字進行了覆蓋。同時,對專家庫進行整理擴容,按照標準化分類,科學合理配置專家資源。將專家庫整體移交給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管理和規范抽取,避免專家熟人熟地效應。
為解決由于專家分類過細、人數相對較少而可能發生的行賄評標專家、圍標串標等問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改變了評標專家抽取模式,取消了抽取三類專家的功能,不再從人數較少的三類專家中抽取評標專家,改為從一類二類專家中抽取。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善了專家考評機制,對評審專家實行“一標一評價”,年末綜合考評,在網站設置紅黑名單模塊,對專家的違法違規行為及處理結果予以公示,使其接受社會監督,提高警示震懾效力。
推行遠程異地評標
近年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力推進遠程異地評標。
2021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市內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2022年強力推行所有建設工程項目(交通項目除外)跨盟市遠程異地評標,完成首個三地聯評項目以及首例跨省遠程異地評標項目。2022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分別與山東省濱州市、黃河流域10省區、全國11省區62個地市簽訂了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合作協議,網絡技術銜接全部完成。
今年1—7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展跨盟市遠程異地評標82項,其中主場33項、副場48項,下半年力爭實現旗縣交易中心跨盟市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市交易中心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
加強中介管理
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制定并下發了《巴彥淖爾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中介代理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現場管理制度》,要求和規范中介代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在法律法規允許和委托合同約定的權限內開展代理服務活動,嚴格執行交易平臺交易規則、程序和制度。同時建議上級部門推動建設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介機構庫,由招標人從中介機構庫隨機抽取招標代理機構,避免一對一指定的情況,切斷相關利益鏈條。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了嚴格的考核機制,把對中介機構的考核結果進行網上公布,實行優勝劣汰、動態管理,并積極引導外地招標代理機構由分公司改設具有獨立法人的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債權債務由子公司獨立承擔,有效保障企業服務質量。
提供優質服務
近年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壓縮企業投標成本。
2021年7月、2022年9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先后引進兩家CA公司,通過競爭降低費用,將初次辦理CA鎖費用由300元降為240元,延期使用費由260元降為180元。2022年,該中心通過遴選上線兩家公司開展電子保函服務,保函辦理費率由10‰降為6‰,今年1—7月已有132家企業使用保函業務。新研發的移動數字證書APP(標證通)正式上線運行,成功將CA數字證書融入手機客戶端,實現了數字證書向指尖的延伸,“標證通”具備一鍵式獲證、掃碼式應用、無邊界投標、全方位識別等新功能,解決了交易的時限性、地域性難題,上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為83家企業辦理了標證通證書,為企業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務。持續完善不見面開標系統,投標人不需要到現場,只需一臺電腦,便可免費下載招標文件、在線制作上傳投標文件、查看開標記錄和評標情況以及進行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投標等,全程“足不出戶、數據跑路”。全市招投標活動由“面對面”全部變為“背靠背”,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時,也確保了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優化了營商環境。
下一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著力“守公正、減負擔、促便捷、強監管、抓公開”,積極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同向發力、改革創新,持續打造陽光透明、廉政高效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現代化巴彥淖爾建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