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方便多了!以前辦事要旗里、蘇木里、嘎查里多頭跑。現在我只需要電話下單,我需要的服務就來到我家門口了。”沙德格蘇木呼和溫都爾嘎查牧民熬德布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沙德格蘇木探索打造黨建引領鄉村“外賣式”網格化服務工作法,即劃小劃細治理單元,吸納蘇木干部、黨員、退役軍人、群眾加入網格員隊伍,通過“群眾下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接單——派單網格——志愿者接單——上門服務——效果評估”6個步驟,讓幫辦代辦更精細、矛盾糾紛化解更及時、為民服務更暖心。
“志愿服務明白卡”成為服務點單器
“書記,咱們把這個發下去會不會增加蘇木里的負擔呀,他們能忙過來么?”
“不用擔心,這是咱們蘇木針對牧區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利從而探索出的‘外賣式’網格化服務工作法,目的就是為我們的牧民做到精細化服務,我們只需要發動嘎查里的網格員們全力配合就行了。”前不久,沙德格嘎查書記助理烏蘭巴特爾和嘎查書記安永請說道。
沙德格蘇木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與精神文明建設“雙監測、雙評定、結果互認”機制,將志愿服務、文明超市、學習強國等常規動作與“積分制、清單制”有效結合推進,實現推進蘇木移風易俗“1+1>2”的效果。按照定崗、定責、定人、定任務的模式,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包片領導、網格員、退役軍人等骨干力量,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入戶發放志愿服務明白卡200余份,明白卡上詳細說明了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和服務聯系人以及聯系方式,確保可以為牧民做到精細化服務。
“多方配送員”準時送達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結束后,牧民把志愿者一路送到門外,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這群娃娃是好娃娃啊,是真心為我們辦實事的,他們可是幫了大忙啊!”賈秀枝大娘笑著說道。這是今年學雷鋒月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沙德格蘇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蘇木團委、婦聯、衛生院等多個部門志愿者開展送理論、送健康、送服務志愿服務系列活動。
近年來,沙德格蘇木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為此自發成立了10支志愿服務隊,隊員中有黨員干部也有普通牧民,有專業技術人員也有熱心群眾,“老中青”統統都有,還有一支巾幗志愿者服務隊。截至目前,10支服務隊中有183名志愿者,共開展50余場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280余小時,累計行程1000余公里,他們就是為牧民送服務的“外賣員”,每當新時代志愿服務所接到牧民下單,會及時在所有志愿服務隊中選出靶向志愿服務隊前往服務,每次服務過后深受牧民好評。
“下一步,我們希望可以吸納更多的愛心人士、專業人士進入志愿服務隊,比如說獸醫或者醫生,為我們農牧民提供更多專業幫助,也進一步提升我們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沙德格蘇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楊慧說。
“外賣式志愿服務”成為牧民心中的五星服務
前不久,志愿者又去了敖德布勒老阿媽家里,一進門,老阿媽緊緊握住志愿者的手說:“呼恒,白衣日啦(譯為“謝謝閨女”)。自從你們為我定期檢查送藥,小感冒小毛病在家就能看好,腿也利索了不少,兒女給郵寄的東西也不愁怎么往家拿了。”
沙德格蘇木因地廣人稀,交通不便,日常的購藥、取藥成為當地年老體弱牧民群眾的一件“麻煩事”。為了解決牧民群眾眼跟前看得見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沙德格蘇木因地制宜創建了“醫”路“郵”我志愿服務項目,逐步摸索出“一戶一檔案、一月一陪伴、一節一慰問、一季一義診、一站一宣講”的“五個一”延伸服務模式,堅持幫在點子上,扶在心坎里,把解決實際困難和解決思想困惑這“兩把鑰匙”同時落在一件事情上,在傳遞黨的關懷和溫暖時,讓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如今,該項目逐步實現服務內容多樣化、服務對象精準化、服務成果常態化,累計開展送醫送藥服務100余次、義診50余次、提供義剪、代購等其他各類“外賣式”上門服務80余次。
沙德格蘇木通過“小網格”激活基層服務“大能量”,以黨建引領鄉村“送外賣式”網格化服務為契機,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開展幫辦代辦、矛盾糾紛化解和為民服務,不斷提升鄉村善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