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是壯大村集體經濟、引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臨河區烏蘭圖克鎮堅持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走進東興村敦興合作社,鎮村干部、村民代表、內蒙古鮮農農業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正圍坐在一起,探討交流合作社的經營理念和模式,協商今年合作社分紅事宜。
“自從我們村辦起了合作社,每個人都受益。我家土地全部流轉了,每年收入1.2萬元。我還在合作社入股1萬元,今年預計能分紅2000元。我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也能掙將近6萬元,這個合作社辦得大家都滿意!”東興村九組村民楊育林笑呵呵地說。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2022年7月,東興村采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共籌集資金100萬元,成立敦興農牧業合作社,由黨支部書記帶頭以資金入股、村“兩委”成員積極發揮作用,采取政策引導、算賬對比、強化服務等一系列措施,引導村民加入合作社。
今年,合作社為鮮農公司流轉土地507畝,建成中拱棚832棟,并把中拱棚外包,每畝承包費2800元,總計140多萬元,這些錢全部抵做鮮農公司建設大棚的費用。政府今年給東興村補貼了67萬元,其中,補貼給鮮農公司的40%的款項公司全部用做公益;補貼給村合作社的20%的款項部分用做公益,部分用做村里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給村民的40%的款項全部用于村民分紅。
“產業振興是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力引擎,我們將繼續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資源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不斷規范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運行,繼續拓寬發展思路,進一步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密切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支部帶頭、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良性循環,讓群眾享受到產業增值帶來的收益紅利。”烏蘭圖克鎮黨委副書記王祥健說。
下一步,烏蘭圖克鎮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出發點,突出抓好產業發展,積極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助推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