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習主席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指出,我們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以團結凝聚力量,以奮斗鑄就偉業,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這個“同心圓”是指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道路自信,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
錨定最大同心圓的“圓心”
團結要有圓心,固守圓心才能上下齊心。“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關鍵是錨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圓心,始終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任何革命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同樣,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也是不可能鞏固和發展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兒女大團結大聯合的圓心,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危機。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振興,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但均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抗日戰爭時期,黨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海外華僑等,以不同形式參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抗日戰爭成為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黨在農村、在城市、在國民黨軍隊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新生的人民政權實現和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實現和鞏固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各階層人民的大團結。改革開放以來,黨緊緊團結各方力量,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民族復興大業匯聚強大力量。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帶領人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將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實現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延展最大同心圓的“半徑”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團結的面越廣,團結的人越多,形成的力量就越大,我們的事業就越能無往而不勝。“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還將面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阻力和壓力。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是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延展最大同心圓的“半徑”,形成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用共同的目標凝聚人心和力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把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為目標方向,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共同的目標下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步調,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使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著力增強一致性,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努力做好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工作,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不斷鞏固已有共識、推動形成新的共識。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尊重多樣性中尋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凝聚畫好最大同心圓的“合力”
畫好最大同心圓需要每一位“執筆人”的共同參與和精心描摹。要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就必須保證“圓周”上的每一個點,都能始終指向“圓心”、圍繞“圓心”發力。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過去的一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充滿考驗和挑戰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運用發揮統一戰線這個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迎難而上、攻堅拔寨,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交出了一份沉甸甸、分量足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答卷”。我們在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中創造了新機遇、贏得了戰略主動,為創造新輝煌增強了底氣、提升了信心、積蓄了動能,繪就了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的。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發展威脅增長,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和平發展必然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外部風險,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迫切需要凝聚起最廣泛的共識,調動起最深層的力量,凝聚畫好最大同心圓的“合力”,做好與各種風險挑戰作斗爭的準備。前進道路上,只要我們發揮好統一戰線這一重要法寶的作用,凝聚起億萬人民一往無前之勇、應變求變之智、攻堅克難之力,就沒有任何人能遲滯我們的腳步,就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我們向既定目標前進,就一定能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強國必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人民軍隊作為保衛紅色江山、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柱石,必須在黨的絕對領導下,進一步激發精神狀態,凝聚奮進力量,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勇毅前行,為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提供更加堅強的戰略支撐。
(作者單位:陸軍軍事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