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馬卜子村80后小伙付強,大力發展飼養成本低、經濟效益好的鴕鳥養殖業,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我們掌握鴕鳥孵化技術有三四年時間了,基本技術也成熟了,這樣成本就更小。一只雌鳥年可產蛋在80枚左右,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出殼率50%,一年一只種鳥就能孵50多只鴕鳥,所以發展起來相當快。”付強說。
在付強的鴕鳥養殖基地,筆者看到大小不一的鴕鳥被分圈飼養,一只只鴕鳥或悠閑地吃著食料,或伸長脖子踱步觀望。付強告訴筆者,2015年他從甘肅花1萬元買了10只鴕鳥苗,開啟了特色養殖的路。由于鴕鳥好喂養,玉米、葵花盤、白菜、蘿卜都可以當飼料,一年四季不斷青,很快他的養殖規模就上來了。最多的時候達到 100只。
“鴕鳥生長速度快,雜病少,養鴕鳥飼料成本低,毛和皮都能賣,基本沒有扔的東西,每年純收入有10萬元左右。”說起養鴕鳥的好處,付強滔滔不絕。
據付強介紹,鴕鳥渾身都是寶,鴕鳥皮柔韌耐磨、透氣性好,是優質的皮革材料,可以制作成精美的皮包、皮鞋等產品;鴕鳥肉肉質鮮嫩,脂肪低、高蛋白,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美味,每斤市價45元;鴕鳥毛柔軟細滑,是制作高級羽絨或作為服裝飾品的上好材料,每斤市價1000元。另外,鴕鳥蛋每枚市價120元到150元,骨頭每斤28元,還可售賣鴕鳥苗,養殖效益很可觀。
“一只鴕鳥下來連皮帶毛能賣個4000多元,純收入在1800元左右。如果是商品鳥的話15個月就能出欄,毛還能拔兩茬,兩茬毛的收入就夠一年的飼料錢了。”付強說。
看著這幾年付強養鴕鳥掙了錢,村里的一些年輕人也開始向付強學習養鴕鳥的技術。2023年10月,付強和村里的4個年輕人共同注冊了烏拉特前旗恩元農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更多的人發展特色養殖,共同致富。
“下一步,我們準備從線上線下多找點銷路,再擴大規模,找個好一點的場地,帶動更多的人把鴕鳥養殖產業發展起來。”付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