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為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2023年底,我市出臺了《職業農牧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方案(試行)》,積極探索農村牧區本土人才資源開發新模式,為扎根農村牧區的基層農牧民評職稱。今年,我市首批87名農牧民獲得了專業技術職稱,激活了鄉村人才振興的新動力。
深耕專業領域
近日,記者走進內蒙古鮮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崔敏正在大棚里查看黃瓜苗長勢,為農戶講解注意事項。從事農業工作十多年來,崔敏參加了設施蔬菜、物聯網技術集成試驗示范等多個項目,持有農業幼苗、節水培育裝置等六項專利,符合我市農牧民職稱評定條件,這次她獲評農牧民高級農藝師高級職稱。
“以后在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我更要努力地干,而且要學更多的科學知識,科學地種植,公司也可以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贝廾粽f。
38歲的劉榮,是臨河區新華鎮大紅旗村一組的村民,也是這次職稱評審中唯一一名農牧民農機工程師。劉榮從小就喜歡研究農機器械,經常通過網絡學習、參加線下培訓、參觀農機展覽等方式學習,并對大型農機具器械進行創新改造,方便農業生產。農戶、合作社看到后也紛紛向他請教。他常說,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要實現農機現代化。去年,劉榮聽說農民也可以申請職稱評審,看到自己的條件都符合要求,他便填寫了申請資料?!稗r牧民評職稱好處多,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認同感和成就感,激活農村人才創新創業激情,還能享受到各類強農惠農獎補政策和金融保險方面的優惠政策,有利于我們提升專業技術技能水平?!眲s說。
“農牧民評上職稱后,不僅可以帶動更多的農牧民提升農業生產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現代化科學文化知識,讓他們在本領域的技能技術水平有一個質的提升。”烏拉特后旗農牧民教育中心主任烏蘭其其格說。
據了解,我市農牧民職稱分為助理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涵蓋作物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畜產品加工、農牧業機械、農牧業社會化服務、農村牧區電子商務等行業類別。申報職稱人員年齡在21~60周歲之間,須掌握一定的現代農牧業生產技術,實踐經驗豐富,示范帶動能力強,生產經營或指導服務達到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
傳播先進技術
取得了中級農牧民畜牧師職稱的杜旭波是名副其實的“土專家”,這些年他通過不斷學習養殖技術并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年出欄羊達3000只左右?!白鳛闉趵睾笃斓谝慌玫铰毞Q證書的‘新牧人’,我會把自己多年來摸索過程中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分享給更多的農牧民朋友,幫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彼錆M信心地說道。
“現在大棚溫度有點低,要增加濕度,不然會影響發芽?!痹谂R河區烏蘭圖克鎮鮮農農業育苗基地種植戶王偉的溫室大棚內,袁麗霞正在察看辣椒苗的生長情況。近期,袁麗霞被臨河區農牧局評為農牧民農藝師中級職稱,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經紀人?,F在,向她請教農技知識的村民越來越多了。“真沒想到咱農民也能評職稱!”袁麗霞高興地說,這讓她感到自己的技術和努力得到了認可,能夠幫助更多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上的難題,她的干勁也更足了。
農藝師作為農業領域的專業人才,承擔著推動農業發展、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重要角色。評上農藝師證,意味著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代表著對于農業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按蠖鄶缔r戶種了多年大棚,有一定的經驗,對蔬菜簡單的真細菌病害可以識別,但對病毒病、瓜打頂、低溫障礙、高溫障礙等病害卻難以識別。我們有了職稱以后,下基層給農民指導的時候,農民就會對我們更信任,我們也更有底氣,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技術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痹愊颊f。
人才是第一資源,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牧區人才隊伍建設,2023年底,我市出臺了《職業農牧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方案(試行)》,臨河區率先啟動職業農牧民職稱評定工作,結合農牧民技術人員工作特點、成長規律,對參評人員的學歷、論文等均不作要求,重點考查實際操作能力,把參評對象所從事的產業規模及經濟效益、科技推廣應用能力作為主要評價依據,把實地考核、現場演示作為主要評價手段,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公正。今年,臨河區首批20名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新型職業農民,經過綜合審核,最終成為擁有專業技術職稱的農民。
“今年我們將加大對農牧民職稱申報工作的宣傳力度,鼓勵農牧民朋友們積極申報職稱,農牧民可以利用所學技能成為技術型人才,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迸R河區農牧局人事股負責人吳麗娜說。
記者從市農牧局了解到,我市87名農牧民獲得的專業技術職稱中,初、中、高級職稱獲評人數分別為35人、50人、2人,獲評率達94.5%。啟動農牧民職稱評定工作,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才振興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我市還出臺了配套的獎勵辦法和扶持政策,對獲評職稱的農牧民在創新創業、項目合作、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為全市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牧民人才隊伍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