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我們祭奠先人、緬懷英烈,就是為了那份心中“永不忘卻的紀念”。郭北宸、恩克巴雅爾、段永勝……這些河套英雄的故事讓人動容。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英雄故事,一起追憶把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河套大地的先烈們,銘記他們為國家和人民的犧牲,傳承生生不息的紅色基因和英雄精神。
“鋼鐵戰士”郭北宸
1942年8月的一個夜晚,一輛疾馳的馬車突然停在了陜壩城西馬家大堡,3名特務從牢房里拎出了一個戴著腳鐐、手銬的中年人塞進馬車,來到了十里以外的沙窩。天近拂曉,中年人被拖下馬車、踢進了早已挖好的深沙坑,特務兇狠地對他說:“要活埋你!”
這個中年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綏西(河套)特委書記郭北宸。郭北宸是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助馬堡人,生于1912年。1937年,抗戰爆發,郭北宸毅然告別妻女,奔赴河套地區,參加抗日救亡宣傳。由于工作出色,1938年6月,他在五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組織派遣,到安北縣開展黨的工作。在安北縣,郭北宸帶領農民搞農運,打擊敵對勢力;積極奔走籌措,在東灣子辦起了一所學校并任校長,親自編寫課本,把不少農民的孩子領上了革命道路,使黨的工作在安北群眾中深深扎根。
1940年,河套地區處于白色恐怖之中。由于叛徒告密,先后有200多名同志被捕。艱難時期,郭北宸接任中共河套特委書記,一邊以臨河民教館館員的身份作掩護,繼續開展黨的工作,一邊奔走在臨河、五原、安北三縣,緊急布置同志們的隱蔽和轉移工作。
因為叛徒告密,當年12月,郭北宸在赴伊盟向上級黨組織匯報工作的途中不幸被捕。為了獲取組織情況,在漫長的600多天里,特務給他用了跪碗碴、坐老虎凳、壓杠子、灌辣椒水等刑罰,他始終一字不吐。
在敵人的殘酷折磨下,郭北宸雙腿被廢,無法行走,但他的嘴還能說。他在獄中為難友講革命道理,揭露和抨擊國民黨頑固派“不抵抗”的反動本質,并竭盡全力撐起身子在囚室墻上寫下“奮斗到底”四個大字,以勉勵難友。他曾多次叮囑難友:“我死后,請頭朝南埋葬我,我的心永遠向著延安”。
1942年8月秘密被殺時,郭北宸年僅32歲。臨刑前,郭北宸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
烏拉特草原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恩克巴雅爾
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在烏拉特前旗這塊土地上,有許多仁人志士和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的解放、國家和民族的獨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凱歌,恩克巴雅爾就是其中一員。他是烏拉特草原上參加過五四運動的革命先驅,也是內蒙古西部地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
1902年,恩克巴雅爾出生于烏拉特前旗的一個貧苦牧民家庭。13歲時,他進入旗府衙門當了見習文書,由于聰明能干,在18歲時晉升為文書長。
1919年初,恩克巴雅爾奉旗府之命前往北京蒙藏院任文書。期間,他接觸了一些共產黨人和思想進步的知識分子,閱讀了《新青年》等進步刊物,了解到馬列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目睹了五四愛國運動。同年冬,恩克巴雅爾滿懷熱情地返回家鄉,積極在貧苦牧民中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
1921年春,恩克巴雅爾借旗府衙門春季開印典禮之機,秘密在貧苦牧民中活動,提出建立牧民階級自己政黨的主張。恩克巴雅爾向人們介紹蘇聯時,把布爾什維克黨稱為紅黨。大家贊同他的主張,也一致同意把自己的組織叫作紅黨。同年夏,恩克巴雅爾等5人開會,正式成立了烏拉特草原上第一個紅黨黨小組,恩克巴雅爾任組長。隨后,恩克巴雅爾等還深入牧區宣傳革命思想,在貧苦牧民中發展黨員,在烏拉山前后的不少地方建起了紅黨黨小組。在發展紅黨組織的同時,恩克巴雅爾領導貧苦牧民開展了反對封建王公貴族賣地放墾和奪取旗印的斗爭。
1925年底,恩克巴雅爾及其領導下的紅黨組織加入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黨,負責烏蘭察布盟的工作。他以烏拉特前旗為活動中心,倡導并推動了一系列社會改革,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926年秋,恩克巴雅爾在烏拉特前旗烏日圖高勒廟招收70多名學員,籌建了內蒙古人民革命軍軍官學校烏拉特前旗分校。年底,內人黨發生嚴重分裂,以白云梯為首的右派集團將中央遷往銀川,恩克巴雅爾拒絕前往,以這批學員為骨干,組建了烏拉特草原上第一支革命武裝。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恩克巴雅爾及其領導的部隊成為綏遠當局的眼中釘、肉中刺。綏遠當局責令烏拉特前旗徹底鏟除恩克巴雅爾和他的部隊。恩克巴雅爾被迫率部隊向外蒙古轉移,部隊到達中蒙邊境索倫山恩格爾廟時被烏拉特中旗保安團包圍。突圍中,恩克巴雅爾不幸中彈犧牲。
農民英雄段永勝
1995年11月26日下午3時許,村邊魚海里,幾個年幼的孩子正在興致勃勃地劃冰車,突然“咔嚓”一聲,10歲的盧勇掉進了2米多深的冰窟窿。盧勇的二爹跳入冰水中營救,卻被蘆葦纏住,眼看二人要一起沉下去,危急關頭,一位手拿樹鏟的漢子不顧一切跳入冰水,救出盧勇的二爹后,又一頭扎進水里救盧勇,想托舉他上冰面。由于冰面太薄,承受不了過大的壓力,隨著一聲冰面的斷裂聲,漢子和盧勇又掉進了冰水中。
這位漢子就是杭錦后旗三道橋鎮永躍村民兵連連長段永勝。當天,段永勝開著四輪車去砍紅柳,準備送到黃河防洪大堤搶險地段,他裝滿一車紅柳剛到家門口就聽到“救人”的喊聲,于是順手操起樹鏟循著喊聲沖了過去。
在刺骨的冰水中,段永勝一次又一次沖出冰水,一只手抱著孩子,一只手扒著冰層,想把孩子放到冰面上。然而冰面一次次的破碎,他的身邊逐漸形成了一個幾米大的冰洞,堅持了八九次后,渾身布滿傷口、滲出殷紅鮮血的段永勝因體力不支,和孩子一起淹沒在冰水中。
得知消息的村里人紛紛前來營救,經過幾十分鐘的搜救,段永勝和小盧勇終于被打撈上來,人們看到小盧勇仍然被他緊緊地抱在腋下。人們多么希望段永勝能睜開雙眼,但英雄的心臟已經停止了跳動。
段永勝舍己救人的壯舉并不是偶然,在他38年人生旅程中這樣的場景經常發生。1983年11月,段永勝任村大隊民兵連連長,在一次投擲手榴彈的演習過程中,民兵姜有生因投擲失手,手榴彈只拋出三五米遠,眼看就要爆炸,段永勝一下子撲在他身上。隨著一聲巨響,姜有生安然無恙,而段永勝被黃土埋了半截身子。
段永勝家靠海子,每次遇到孩子玩水時發生險情,他總是沖到最前面。1986 年的一天,村里的幾個孩子在海子里游泳,不小心游到深處,驚慌失措的孩子們大聲呼救。正在吃午飯的段永勝聞聲后放下飯碗就跑出去,立即跳入水里將他們一一救起。1994年秋,一工人在海子游泳被葦根纏住腿,幾名中學生趕去營救,但水性不好,情況危急,段永勝及時趕到,把這幾人救上岸。就在段永勝犧牲的前兩天,村民劉保澤的一只羊掉入冰窟窿,段永勝破冰從齊腰深的冰水中把羊撈了上來。
1957年,段永勝出生在三道橋鎮永躍村六組,生前他任大隊民兵連連長、團支部書記,是村子里公認的熱心人。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