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面龐黝黑的金振云扛著鐵鍬,行走在烏蘭布和沙漠中。目之所及,到處是一人多高的成片梭梭、花棒和紅柳。
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地處“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重要區域,曾飽受風沙肆虐之害。
上世紀50年代起,磴口縣號召全縣人民植樹造林、封沙育草、防風固沙,金振云的父親金玉村就是磴口縣防沙林場(現磴口縣防沙林林業管護中心)的第一代護林員。在金振云的記憶里,父親和鄉親們肩扛樹苗,翻越一座座大沙丘,尋找為數不多的濕沙地,再用1米多長的鐵釬、引錐,挖出深坑、栽種樹苗。歷經10年,大家合力在烏蘭布和沙漠邊緣構筑起一條308華里長、30至100米寬的“308華里防沙林帶”。
金振云查看樹苗長勢
1986年,金振云也加入植樹造林的行列。隨著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的相繼實施,他發現,植樹造林的方式與治沙效果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樹種選擇上,我們將過去的沙棗、沙柳更換為需水量與蒸發量更小、更適合本地的梭梭、檸條、花棒等耐旱灌木,構建灌木防風固沙林;在固沙方式上,通過構建一個個草方格,以網格固沙等工程技術手段鎖住移動沙丘?!苯鹫裨平榻B。
前些年,金振云和同事們完成了“308華里防沙林帶”的更新改造工程。近些年,“高壓水打孔植苗造林”“冷藏苗避風造林”等新技術在磴口縣的應用,讓造林效率與成功率得到極大提升。金振云感嘆:“新技術可以延緩樹苗的發芽期,以前每年只有春季一個月造林季,現在可延長至三四個月?!?/p>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布2024年第1號總林長令,明確要精心組織實施“三北”工程,科學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巴彥淖爾市等5盟市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共同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今年春季,磴口縣正在采取“工程固沙+灌木造林+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農牧民利益聯結”等治理模式,持續推進生態治理。
?。ㄞD自《人民日報》2024年4月8日第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