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磴口縣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推深做實主題宣講、教育引導、民生實事等工作,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聚焦有形、有感、有效
推動主題宣講深入人心
“我們要深刻領會把握‘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深切領會體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關懷厚愛和期望重托,以強烈的感恩之心和奮進之志抓好《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貫徹落實。”磴口縣委書記劉向陽深入主題教育聯系點磴口縣渡口鎮新地村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宣講,并與村“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民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強調要把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作為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磴口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專題理論學習為抓手,制定印發《關于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宣講的工作方案》,組建宣講隊17支,面向農村牧區、城鎮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三新”群體等領域開展主題宣講。宣講隊員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特別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講清楚講明白“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截至目前,累計開展主題宣講278場,覆蓋受眾群體19000余人次。
選樹榜樣、典型、模范
以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
“30年來,我做了3萬多雙鞋和3萬多雙鞋墊,都免費送給了孤寡老人、殘疾人、環衛工人、園林工人、敬老院的老人、部隊官兵。30年來,磴口縣委和各級各部門給予我最大的關懷和支持,社會各界也給予我無私的幫助,讓我更有信心和勇氣堅持走下去。”在磴口縣公安局舉辦的“北疆楷模”先進事跡宣講會上,無數人為郭翠梅老人的奉獻精神而倍感動容。
為增強教育感染力、感召力,磴口縣堅持把選樹、學習“身邊榜樣”作為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聚焦選樹身邊榜樣,講述在黨的領導下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先進故事,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從情感上感受黨的恩情和溫暖。在“磴口黨建”微信公眾號開設“學習身邊榜樣”專欄,推出“身邊榜樣”先進事跡11期,宣傳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不同領域的先進故事。依托黨員思想教育展廳、兵團文化博物館、楊力生紀念碑等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對紅色歷史進行深度挖掘創作,組織廣大黨員觀看原創紅色情景劇《沙棗花開的地方》,再現磴口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治沙害、富生活、興產業、謀發展的故事,教育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截至目前,該情景劇共演出12場次,覆蓋黨員群眾23000余人。
瞄準群眾所思、所盼、所需
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醫保政策及繳費流程進行詳細講解,實現醫療保險收繳工作家喻戶曉,提高群眾的參保意識,對于行動不便、出門困難的人員,我們組織志愿者主動上門幫助繳費,確保應保盡保,在把政策講清楚的同時,同步推進醫保收繳工作。”磴口縣補隆淖鎮黨群服務中心干部徐婧說。
磴口縣將“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與常態化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全縣黨員領導干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受益更直接,持續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2023年完成老舊小區、非成套住宅、清潔取暖改造5017戶,拆除危舊房1萬平米,1.8萬農牧民樂享智慧水務項目成果,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成功打通團結北路,新改建農村牧區公路209.7公里,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4500戶農牧民實現增產增收,切實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