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磴口縣審計局轉變思路方法,強化審前、審中、審后全過程全要素研究思考,全過程做實研究型審計,不斷提升預算執行審計質量。
科學制定方案。提前學習財政財務、預算管理、債務管理等方面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預算執行培訓。扎實開展審計審前調查,做到精準聚焦、準確定位,迅速抓住預算執行審計重點,切實增強審計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經反復討論修改后,編制了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實施方案。
強化現場管理。今年的預算執行審計實行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針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磴口縣審計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審計組,嚴格執行《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審計項目現場管理辦法》的要求,做好人員統籌調配,合理把握進度,優化工作流程,審計組長靠前指揮,加強審計現場管理,提高審計質效。
強化科技強審。按照“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全過程貫徹研究型審計理念,試點“雙主審”組織模式和職責分工,采用邊提思路邊做技術,學用結合,相輔相成,將大數據思維方式融入預算執行審計項目始末,不斷拓展大數據審計的實踐應用,進一步提高大數據審計能力和效率。
創新組織方式。今年預算執行審計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為按時高標準完成任務,磴口縣審計局將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等相融合,以不同股室人員的專業性為導向,創建新型審計模式,做到信息共享、“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更好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
強化成果運用。探索建立“審改同步”模式,堅持邊審邊改、邊審邊促、邊審邊建,將部分問題整改“消化”在審計實施過程中。選取普遍性、傾向性、典型性問題撰寫審計專報,上報縣審計委員會,指出問題,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從改革視角提出切實可行、明確具體的審計建議,推動問題整改。推動主管部門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堵塞漏洞,以制度建設固化監督成果,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