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一走進達拉特旗王愛召鎮西社村的一片鹽堿地,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農家肥運輸機、拋撒機等各類大型機械在這里輪番上陣,給土地疏松“筋骨”、補充“營養”。
達拉特旗精選典型性強、農民耕種積極性高的地塊,進行鹽堿化耕地改良示范。采取分區分類治理的思路,結合前期形成的“腐熟農家肥+腐植酸+秸稈還田+深松(粉壟)”技術模式,綜合考慮區域土壤性狀、鹽堿化程度、種植制度、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以及農牧民意愿等因素,在以上4種改良技術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所用的改良措施。針對鹽堿化程度輕的鹽堿地,采用化肥減量、生物強化、水肥一體化等技術進行改良;針對鹽堿化程度中等的鹽堿地,采用耕作控鹽、有機培肥、水肥一體化等協同快速培肥增效技術進行改良;針對鹽堿化程度重的鹽堿地,采用滴灌節水控鹽與水肥調理劑一體化改良技術進行改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沒用這些新技術之前,我們這兒的農牧民對于種植鹽堿地的積極性不高,特別是遇到出苗困難的地,干脆就不種了。”王愛召鎮西社種植大戶孫濤說,“近年來,達拉特旗實施了很多鹽堿化耕地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看到那些項目帶來的好處,我們都很羨慕,今年我們承包的土地也用上了這些新技術、新產品,政府還補貼一部分錢,我們種植的積極性都很高,希望能迎來一個豐收年。”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高度重視鹽堿地綜合利用工作,建立了由“市級牽頭、旗區配合”的新模式,建立了多方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和多級農牧部門、不同工作組的組織架構,推動形成頂層發力與底層著力有機聯動工作舉措,有效解決了基層統籌謀劃不全面、資金兌付不及時、技術人員力量不足的難題。堅持高位推動、規劃先行。啟動編制《鄂爾多斯市鹽堿地綜合利用規劃(2024-2035年)》。根據中央、自治區關于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戰略部署,鄂爾多斯市及時研究制定《鄂爾多斯市關于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思路、方案舉措、任務目標,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同時從不同鹽堿耕地類型和立地條件出發,圍繞培肥、節水、控鹽和品種選育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研究,總結提煉出鄂爾多斯市輕度鹽堿化耕地改良“化肥減施增效與生物強化”技術模式、鄂爾多斯市中度鹽堿化耕地改良“阻鹽培肥與增產增效”技術模式等5套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模式,為推動“以種試地”同“以地試種”相結合,加強耐鹽堿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建成了自治區首個耐鹽堿作物智能育種加速器,通過科技智能化手段助力春耕育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堿地變良田,鹽地變良倉。鄂爾多斯市將繼續加強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穩步推進實施鹽堿化耕地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加快落實鹽堿地國創中心鄂爾多斯試驗站、鹽堿地農牧業綜合利用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廣泛匯聚區內外優勢科研團隊,圍繞培肥、節水、控鹽和品種選育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突破一批耐鹽堿品種、攻克一批關鍵性技術,優化集成和推廣示范鹽堿地綜合利用“鄂爾多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