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我市文旅市場持續“沸騰”,各類新場景、新體驗層出不窮,特色旅游目的地接連“出圈”。5月1日,央視《朝聞天下》報道,巴彥淖爾出現在最受歡迎的小眾旅游目的地榜單中。
根據國內游客抽樣調查、通訊運營商數據綜合測算,“五一”假期5天,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23.35萬人次,同比增長47.24%,實現接待游客總花費8.34億元。
那么,廣大市民和游客在市內去了哪里、玩得如何?新場景、新業態帶來了什么樣的新體驗?
新體驗激發新活力
一頂帳篷、一臺車、一次探險……“五一”假期,我市的渡·陰山自駕線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越野愛好者。他們穿越陰山山脈,馳騁沙漠原野,傾聽大自然的低語,看山間潺潺溪流。
“我們更傾向于選擇有特色美食美景、有接地氣的民俗風情、性價比高的小眾旅游目的地。所以非常期待這趟烏拉特后旗的自駕旅程。”來自北京市的越野愛好者閆波說,“這是我第一次到烏拉特后旗,回去之后還會推薦親朋好友來這里旅游。”
“烏拉特后旗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次自駕游活動在路線規劃等方面,以讓我們按個性化的需求去探索,深入體驗和感受這里的地方文化與自然美景。”越野e族巴彥淖爾分隊隊長李曉陽說。
記者了解到,烏拉特后旗寶日汗圖綠洲度假區作為這趟渡·陰山自駕線路主要目的地,在“五一”假期前3天接待2300余名自駕游客,實現旅游收入約27.6萬元。
對抗演習、手榴彈投擲、迫擊炮試射……“五一”假期到烏拉特中旗國防教育實訓基地體驗“硬核”項目也成為眾多游客的選擇。
“這里的軍事拓展活動讓人震撼。”游客娜慶說,“我們駕乘坦克、履帶輸送車,體驗迫擊炮試射、電子靶模擬射擊等,非常考驗意志力、執行力。”
結合本地優勢,打造自身特色,不斷豐富旅游場景……我市各類融合型新業態的旅游活動以興趣為導向、以內容為王,將人們的“情緒價值”拉滿,成為人們“說走就走”的理由。
鄉村游、城市文化游引領新時尚
“五一”前夕,五原黃柿子文化旅游季活動在北京、重慶、呼和浩特、巴彥淖爾四城、五地同步啟動,各地分會場活動熱鬧非凡。在臨河分會場,百人百鍋百味品黃柿子火鍋宴吸引眾多市民參與,火鍋鍋底香氣撲鼻,令人口舌生津。在重慶分會場活動中,市民及各火鍋企業代表等近千人在7000平方米的火星火鍋城同涮黃柿子火鍋。在短視頻平臺上,許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逛吃”經歷,讓黃柿子火遍了大江南北。
中國火鍋業國家級評委馮龍說:“番茄鍋已經成為繼麻辣鍋底后的第二大單品鍋類,市場很大,但競爭也很激烈。我覺得黃柿子火鍋給我們這個行業帶來了一個好的突破口。祝愿五原黃柿子火鍋底料火起來,成為火鍋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在五原縣聯豐村三組,近期正是觀賞千畝梨園美景的好時節。游客們采摘新鮮果蔬,感受河套民俗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給鄉村帶來的新氣象、新風貌。在五原縣河套農耕文化博覽園“國潮農博大趕集”體驗活動中,游客吃一吃特色美食,買一些手工小商品,與商家或者本地居民聊聊天,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
不斷豐富夜間經濟消費業態,打造集美食、音樂和文化為一體的夜間旅游消費市場,讓臨河的夜間亮起來、人氣聚起來、消費火起來。“五一”假期,臨河區黃河灣步行街熱鬧非凡,舞臺上音樂、舞蹈等節目豐富多彩,藝術展演活動引得游客鼓掌歡呼,街道兩側各類店鋪擠滿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我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具有本土特色和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層出不窮,多層級、多體驗形式的文旅產品供給讓廣大游客紛至沓來。
景區景點迎來“打卡潮”
“五一”假期,烏拉特后旗寶日汗圖以其獨特的地貌和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八方游客,馬文化博物館、知青大院、沼澤濕地、羊駝養殖項目和影視基地等讓人流連忘返。春日暖陽下,游客們圍坐在一起品嘗美食,特別愜意。“幾個好朋友隨意聊聊天,哪怕什么也不做,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小美好。”市民劉女士這樣評價自己和閨蜜的假日休閑時光。
烏梁素海景區也是人流如織,豐富多樣的活動和美麗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人們觀察和感受湖泊濕地的獨特魅力,享受大自然的風光。“看到烏梁素海這么美麗遼闊,拍了非常多的照片。這將成為我們假期美好的回憶。”北京游客陳家琪說。
“五一”假期前3天,烏梁素海景區內大型游覽船只日均往返百余次,快艇、摩托艇、拖傘等水上項目日均往返150~200次。景區累計接待游客約2.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220萬元。
據統計,“五一”假期,全市29家營業景區接待游客35.8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329.9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