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在支援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拉運攔河閘閘門獲得國家鐵道部的幫助,鐵路沿線采取特殊措施處理,一路綠燈便利放行;包鋼為黃河截流讓步停產;呼、包二市從生產建設企業抽調工人全力支援黃河截流;包頭一機廠、二機廠等軍工企業為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加工零配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竭盡全力提供施工材料……
施工中,施工干部千方百計做好工人的思想工作,從大小隊、公社到巴彥淖爾盟委、公署,再到自治區黨委、人委,都積極組織慰問團慰問施工中的建設者們。“一切為了黃河截流”在全工程上下形成了共識。施工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活動不斷舉行,“群英隊”不斷涌現。廣大施工人員崇尚勞動光榮,尊重科學,尊重群眾發明創造,在艱苦的施工環境中書寫著自己的青春華章。
當年建成的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不僅成功截流了黃河水,使河套地區實現有節制的有壩引水灌溉,而且建成的包蘭線公路橋成為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線。黃河工程局建成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后即交付黃河管理局管理。
開挖總干渠,是配套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打造的一首制灌溉總動脈,是河套兒女為了徹底擺脫每年春季撈挖引水渠灌溉的艱難困境,選派青壯年勞力經過日夜奮戰而完成的施工任務。施工中,工人們大打戰役,競爭流動紅旗,開展檢查評比,實行“以方定糧,超額獎勵”等激勵措施,有效促進工程進展。當年參加開挖“二黃河”總干渠的工人,對施工中遇到的艱難困苦一笑而過,他們把參加“二黃河”的開挖視為自己一生的榮耀。
1965年開始開挖的總排干,沒有達到設計標準,后又被迫停工。1975年擴建疏通總排干時,巴彥淖爾盟委實施“唯生產力論”的全民大會戰,河套兒女沒有忘記以李貴為第一書記的巴彥淖爾盟委以超人的智慧和膽識作出決策,巴彥淖爾市的一個自然村就叫李貴村,表達了對李貴書記的永久紀念和深切懷念。廣大河套兒女以奮戰在總排干為榮耀,以沒有上去總排干為遺憾。廣大工人從不計較、講究睡在哪里,而是看誰挖的土方多,比拼的是誰當了先進、成了勞模。工地上大家穿戴、吃住都一樣,男女老少都在一個渠壕里奮戰著。施工中,人人互幫互助,大小隊之間、公社之間甚至旗縣之間都積極發揚風格,共同完成施工任務,真正體現了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河套地區實施的這三大工程,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成功實踐。勤勞勇敢的河套人民為能參加給河套子孫后代帶來福祉的三大工程施工而感到自豪!
筆者走訪參加河套地區興建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開挖總干渠、開挖及擴建疏通總排干三大工程的相關人員后,感觸頗深。參加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者,包括水利系統的干部、工程技術人員近五萬人。開挖黃河總干渠前后共用十年的時間,用工近三萬人。1965年第一次開挖總排干溝用了兩年的時間;1975年第二次擴建疏通總排干,近十五萬人參與大會戰,這在河套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三大工程直接參與者共有二三十萬人,耗時五六十年,河套大地知曉這三大工程的人不計其數。三大工程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施工中攻破的各種艱難險阻數不勝數,可圈可點成為永恒記憶的事件俯拾皆是,即使敘述上幾天幾夜甚至幾月幾年也未必全部敘述得完,筆者想要用一部拙作就把河套地區的三大工程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施工建設者們那句擲地有聲的話:“我不后悔!”就是他們奮戰河套三大工程的精神寫照。這一切激勵著筆者拿起手中的筆為他們鼓與呼,為他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質樸的人格魅力而“大書特書”,為他們給后人留下不竭的精神食糧和挺起的不屈的民族脊梁而書寫“心靈雞湯”,努力把他們豐富的人生奮斗歷程傳遍河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山川河流,讓這種精神激勵、感染、鼓舞河套人民的子子孫孫。
但是,筆者也不可能把所有參與三大工程的建設者、勞動者或者他們的家人全部走訪、采寫完,這是筆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再加上筆者自身的能力、學識有限,更是難以讓河套地區發生的三大工程完美地、無比精彩地呈現出來。
筆者所能期望的就是通過三大工程的精彩片段花絮、感人的故事和事件發生發展的脈絡等反映、折射出三大工程建設的靈魂與主線。作品所展現出來的人物、事件能夠代表、反映出三大工程的時代背景、人物精神風貌、時代特點以及三大工程所要期望達到的理想目標,就是筆者創作這本拙作的初衷與本意。
筆者走訪的參加三大工程建設的人們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下完成使河套地區人人受益且給子孫后代帶來福祉的偉大工程,他們的初衷也是為了創造河套地區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