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民國年間政府平息匪患的做法,如果能夠給那些土匪些好處,竭誠撫慰其首領,也許可達成井水不犯河水的協議。
劉惠芝想起向與土匪過往甚密的當地大地主賈八寶,此人與李在原是拜把子弟兄,且說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讓他前去勸說李在停止為非作歹,也許可以事半功倍。人稱“賈員外”的賈八寶,個子中等偏下,渾身上下瘦得沒幾斤肉,二貓著腰來到縣里。劉惠芝邁著碎步迎上去,又是握手又是寒暄,隨后做出一副為難無奈表情說:“眼下土匪騷擾厲害,政府公事難得辦理,鄉民也遭殃甚多。倘能說服他們停止作歹,不失為一件善舉。您是米倉地方名望極高的紳士,一向積德行善。我有意勞您大駕進山說服李匪投誠,不知可否愿意成此美意?”
賈八寶平日里就愛打腫臉充胖子,這一回又是縣太爺親自向自己求情,便拍著胸脯吹道:“不瞞劉縣長說,要說我賈某人別的本事沒有,交朋友還算有兩下子。白道黑道,無論干甚的,幾句話過后就稱兄道弟,一來二往都成了過命的弟兄。”
劉惠芝說:“如今這縣里,你也知道,人心浮動,干看人多不唱戲,難辦的事都落在我名下,你老賈是個手眼通天之人,我一向服你,你就屈就大駕辦了這件功德無量的大事吧。”
賈八寶聽劉縣長言詞懇切,心想不答應便是不識抬舉,便應承道:“小事一樁,我賈某人雖不敢與關云長溫酒斬華雄相提并論,但辦這點口舌之事當在勝算之中。只是這李在為人豪爽,一向不虧待手下弟兄,若要投誠恐怕……”
劉惠芝哈哈笑道:“事成之后,對其手下既往不咎,想在政府做事的可以安置,想回家種地的自便。至于李在本人,可留在政府做保警隊的隊長。您看如何?”
賈八寶喜道:“沒甚說的,你劉縣長在米倉履職有年,對我賈某人不薄,如今雖迫于形勢為新政府效力,也向以講義氣為重,我就舍出這張老臉,為你跑一趟去!”
二日天明,賈八寶換一身灰色長衫穿上,頭戴一頂四沿禮帽,騎一頭毛驢上了路。一路哼著《小寡婦上墳》的小調,直奔太陽廟李在匪巢而去。一驢一人優哉游哉進入土匪視界,早被哨望的毛賊用麻袋裝了,當作外地商賈拿回。賈八寶在麻袋里掙扎,一面喊冤說故交特來尋李在司令說事。那毛賊聽說是李司令故交,不敢造次,從麻袋里提溜出來送到李在面前。李在瞇眼細看,認出是賈八寶只身前來,以為他是窮途末路投靠自己,便和顏悅色迎進臨時搭起的大帳。主客坐定,李在命人熬奶子茶水招待,詢問遇到什么過不了的坎兒。不料那賈八寶卻輕松一笑,拐彎抹角說起勸降的話來。李在一股無名火騰地竄上頭頂,沒等賈八寶把話說完,就暴跳起來。
李在手指住賈八寶的鼻子吼道:“劉惠芝那小子想讓我投降,把我李在看作貪生怕死之徒,狗眼看人低。過幾天我帶弟兄們二上三道橋,把他的縣政府給毀了。”
賈八寶慌忙掬一臉笑道:“仁兄莫急,莫急!聽我把話說完。要是我賈某說得不在理上,再趕我走也不遲。不是嗎?要是我說得在理,還望仁兄給個面子,畢竟你我交情篤厚,是過命的磕頭弟兄,不是嗎?”
李在耐著性子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賈八寶皺皺眉道:“你李在兄弟是何等樣人?就甘心這樣賊寇似的過下去?不說你自己,就是看在你李家祖宗的份兒上,也得為自己正正名分,抑或留條后路不是?”
李在輕蔑一笑道:“后路?我李在做事,向來不留后路!共產黨最容不下的就是我這樣的人,后路早被斬斷。自古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我長幾個腦袋!這個我李在自有主意,不勞你費心!”
賈八寶神秘一笑道:“共產黨初來乍到人心不穩,那些個縣長副縣長芝麻官的交椅還沒坐熱乎,他們最怕的就是地方治安不好,只要你老兄肯出山,幫助他們做些平息匪患的事,就會得到重重的獎賞!”
賈八寶將“獎賞”二字說得很重,一面偷看一下李在的臉色。可李在卻似乎無動于衷,急躁道:“你這頭老不死的叫驢,撅起屁股就知道放什么屁!共產黨窮得當當響,還能有什么好處給你我!我求你別再彎彎繞了好不好!不就是想在劉縣長那里得兩個賞錢嗎?為了這個,你就出賣兄弟!我這里可是隨時要與共軍決戰,弟兄們的子彈不長眼,我勸你還是及早回家哄孫子去,不然把腦袋丟在這里可不合算!”
賈八寶不甘心,張嘴還要說下去,李在卻站起身,吼一聲:“送客!”
賈八寶被轟了出來。他像一只打鳴的公雞一樣雄赳赳地進山,又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灰心喪氣地回到米倉。他沒好意思去見劉縣長的面,推說得了半身不遂,從此閉門不出。
第十回:劉生愷甕中捉魚鱉 齊俊德臨陣大倒戈
劉生愷騎一匹高頭大馬飛馳到108師師部所在地——頭道橋,當面向師部通報土匪搶掠三區區公所、火燒哄搶縣糧庫的敵情,并說明大部土匪仍在秘密活動隨時可能再次竄擾縣府機關要地的緊張局勢。副師長唐文生雖預先得到報告,但佯裝不知,對劉生愷所言驚嘆不已。劉生愷以剿匪指揮部名義,明確下達剿除匪患的指令。唐文生決定親領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營,配合縣里武裝力量協同對匪作戰。隨后,劉生愷又用電話通知米倉縣政府,告知他們說剿匪部隊已經出發,不日即可到達米倉,叫他們做好配合工作并負責部隊在剿匪期間的后勤供應。
當日下午,一個步兵團由副市長唐文生親自率領,由頭道橋出發,開往米倉縣縣政府所在地三道橋。唐副師長由一個警衛班護駕,走在隊伍最前面。而另一個騎兵營依令從陜壩東北大橋出發,直搗土匪指揮部西補隆。為了不出差錯,確保部隊按時到達指定位置,縣里給各路人馬分派一名保警隊員作向導。這一次行動,108師不僅動用兵力多,而且士氣不俗。部隊軍容嚴整,很有打勝仗的派頭。唐副官趾高氣揚,神氣活現,拿出一副勝券在握不在話下的架勢。他嚴正宣布:“此次剿匪,務求全勝。匪徒一日不除,我等一日不離開米倉!”部隊行至二道橋附近,唐副市長分出一營兵力踏荒而進,直插炭窯口與紅山口,配合騎兵堵截逃竄之敵。
兵貴神速,各路部隊分秒不差地到達指定地點。可當騎兵部隊飛馳到西補隆時,那里的土匪早已得到情報,天亮前就不知逃匿到哪里去了。太陽懶洋洋地升起一丈多高時,那些騎兵對著西補隆放了幾槍,隨后捕獲了十幾只駱駝和三個給土匪運糧的農民,作為戰利品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