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證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
六是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七是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實施,支持各民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八是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九是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十是必須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推動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一是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教育引導各民族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十二是必須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提升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
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增進共同性,要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和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尊重差異性,要注意對各民族在飲食服飾、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建筑風格等方面的保護和傳承。共同性是主導,差異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護差異,但不能固化強化其中落后的、影響民族進步的因素。
●如何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
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