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施肥、澆水灌溉……近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班禪作業區,十幾名工人正在新種植的沙林楊地里進行鋤草作業,一棵棵小樹苗挺立田間,現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林以種為本,林木種苗是防沙治沙、保障造林綠化的基礎和前提。近年來,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大力實行保障性苗圃工程,培育耐干旱、耐瘠薄、耐鹽堿、抗逆性強的灌木等鄉土樹種苗木,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培育楊樹、柳樹等喬木,采用播種育苗的方式培育楊柴、紫穗槐等灌木,為培育優質壯苗和保障苗木安全創造了良好條件。
鋤草作業
“我們實行保障性苗圃工程共500畝,其中有320畝的喬木扦插育苗,主要包括新疆楊、沙林楊和紅柳等品種;180畝的播種育苗,主要是灌木,包括沙棗、梭梭和洋柴、花棒、紫穗槐、杜梨。喬木扦插育苗一畝地種4000株左右,以后產出來的苗木用于沙漠造林可以栽到40畝,對防沙治沙起到苗木供應保障的作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副場長葛文斌介紹。
直接在沙地里栽樹苗不僅成本高,而且對水肥土壤的條件要求比較嚴苛。保障性苗圃可以集中種植,造林密度高,便于集中澆水施肥,苗圃地設計規整,可實施機械作業,方便管理。通過實施保障性苗圃工程可以有效改善林場周邊環境氣候穩定生態系統,同時減少荒漠化、土地退化等現象的發生,為林業筑“基”,為生態增“綠”。為保證苗木成活率,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立足林場特點,打造規范化、智能化、集約化管理的現代化苗圃產業基地。林場核心作業區實現噴灌澆水全覆蓋,林場灌溉用水節約40%,在保障植被用水的同時噴灑肥料,進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