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依托豐富的風光資源,搶抓國家能源戰略轉型機遇,開啟了“追風逐日”的新型電力模式。隨著新能源大量并網,新能源并網前期工程接入、配套設備評審、調度入網協議簽訂等各方面,對調控業務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內蒙古電力集團巴彥淖爾供電公司以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為導向,以規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能源入網調控業務管理體系有效助推新能源并網高效開展。
推動地區新能源高效入網
以助推地區新能源高效入網為主線,巴彥淖爾供電公司多專業聯合發布《巴彥淖爾電網調度業務服務指南》,明確了調度協議、網絡安全監測裝置、繼電保護及安全裝置等管理要求,指導客戶合規高效辦理入網。
主動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將服務保障關口前移,為項目建設提供“一對一”服務。動態跟蹤新能源客戶在多級調控機構的業務進度鏈條,有序指導客戶資料報送流程,降低資料報送的容錯率。同步開展駐場技術指導和邊建邊驗服務,切實提升新能源場站缺陷整改和并網啟動效率,全力推動入網項目實現當年核準、當年建設、當年并網,以高效的專業管理模式提升地區電網優化營商環境水平。
多維“管+培”,推動高比例新能源快速發展。對客戶場站建立安全生產培訓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客戶場站運維調控業務管理;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提高現場人員的生產水平;圍繞用戶需求,從繼電保護、調度業務、涉網安全防護體系等業務管理方面組建專業“講師團”主動“送技上門”;定期聯合省調、新能源場站開展調控業務反事故演習,檢驗實戰能力,推動新能源客戶高效入網。
健全新能源調控服務管理體系
主動參與新能源項目落地實施。巴彥淖爾供電公司積極與設計、施工方展開交流,構建多部門、多業務、多專業參與的新能源接入綜合審查評估體系,深入研究并網設備技術,明確建設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推動多類型新能源接入與區域電網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實現新能源接入業務集約處理、服務集約管控。
嚴格設備停電管控,降低電網停電風險。剛性執行設備停電檢修管理,加強檢修計劃平衡和“窗口期”管理。按照“綜合平衡,一停多用”原則,嚴控設備停電數量和時長。從供電可靠性、新能源消納等角度,積極進行電網重大檢修方式的潮流分析,提出具體預控措施,降低設備運行風險。
明確設備狀態管理規定,建立客戶設備周期性動態評估體系。與負荷管理服務中心就客戶側設備檢修、相關場站配合操作等規定進一步明確。根據客戶設備檢修情況,搭建客戶設備周期性動態評估體系,定期核查現場設備狀態變更次數、設備信號、設備缺陷等信息。
優化新能源接入電網管理流程
提升新能源場站并網效率。新能源入網管理流程標準化實施以來,資料報送容錯率明顯下降,保證了基建工程按時完工,地區電網的安全性得到有效加強。
新能源接入審查評估更加合理。巴彥淖爾供電公司成立全專業技術評審專家組,保證新能源接入審查合理規范,有效避免在并網點不合理、設備缺失等問題,保障新能源接入前各項準備工作的高效推進和有效開展。
十年間,巴彥淖爾市新能源發電量增長4.9倍,巴彥淖爾供電公司新能源運行管理水平實現質的飛躍。98座新能源場站網絡安全防護方案的發布,讓場站端側網絡防護水平進一步提升。經過3年努力,成功完成新能源場站涉網安全、電力監控系統安全等方面的全面核查工作,充分掌握了新能源發展趨勢。新能源運行調控管理體系的成功應用,進一步優化了用電營商環境,提高了“獲得電力”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