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首家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委員會在杭錦后旗掛牌成立,可實現在行政復議案件立案前進行調解和解,助力快速高效化解行政爭議。
“經調解,張某工傷案件雙方已達成調解協議,將分期給付張某各項工傷待遇21萬元,本案將不再進入訴訟階段。”隨著杭錦后旗行政復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將調解書送達到張某手中,該案件也畫上了句號。
前不久,外來務工人員張某在入職杭錦后旗某公司的第一天,就因機械事故導致左眼受傷致盲。工傷認定部門認定張某為工傷,但用人單位卻以張某入職第一天還未與張某簽訂勞動合同,雙方沒有形成勞動關系為由,不認可認定結果,遂向杭錦后旗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
杭錦后旗司法局受理該案后,梳理案件原因和事實,認為工傷認定部門的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但如果簡單維持認定部門決定,就有可能使張某陷入漫長的訴訟甚至執行程序中,這對在杭錦后旗舉目無親的張某來說,顯然不是最佳結果。經過行政復議工作人員積極引導,雙方進入調解程序,最終達成賠償協議,雙方握手言和。
該案件是杭錦后旗行政復議調解工作的一個縮影。新行政復議法實施后,杭錦后旗堅持復議為民宗旨,著力構建“大復議、大調解、小訴訟、小信訪”工作格局,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協調的行政爭議化解方式,真正將行政爭議化解在萌芽階段。
為進一步暢通行政復議渠道,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建設,杭錦后旗掛牌成立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委員會,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為依托,將行政復議化解前置。“首批我們聘任的12名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委員會委員,實行專班負責制,可在行政復議案件立案前由調委會委員獨立調解行政爭議,也可在行政復議案件立案后協助案件承辦人一同調解,最大程度幫助當事人尋求合法權益,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杭錦后旗司法局行政復議與應訴股股長王艷琴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