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北縣王錦云到獨立營王在為,從戰場上浴血奮戰的眾多戰士,到政治宣傳動員群眾中遇害的黨員干部,無不以生命作為代價筑起保衛新生政權的正義的銅墻鐵壁。在死亡或者有可能犧牲的考驗面前,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是真假共產黨人的試金石。無數革命先烈在敵人的屠刀面前而無懼色,視死如歸,表現出革命的大無畏的精神,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無數革命先烈,他們年紀輕輕鬧革命,就失去了性命。就因為從他們參加革命、加入共產黨的那一天起,就抱著為革命而犧牲個人生命的準備和決心。堅強的意志來自堅定的革命信仰,來自對黨的事業、對革命的事業必勝的信念。我們從來都是堅定樂觀地相信,即使自己犧牲了,后面一定會有更多的共產黨人走上前來,接過犧牲者的使命,繼續把革命的事業進行到底。既然如此,革命勝利勢所必然,烈士鮮血不會白流。有了這樣樂觀而堅定的信念,我們在死亡面前還有什么可畏懼的呢?沒有恐慌,沒有退縮,決不失魂落魄。王在為為了迎戰頑抗的黑惡勢力,視死如歸走向死亡。為著人類最壯麗的事業沖鋒在前,為人民大眾謀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光榮的、偉大的,也是生之為人本當引以驕傲和自豪的。在我黨三十年的革命歷史上,那些做了叛徒和逃兵的人們當中,絕大多數都存在著畏懼犧牲的心態。他們不愿意為了革命事業犧牲自己的生命,甚至連犧牲一點個人的利益都不愿意。這樣的人當然做不了革命者,更做不成一個堅定的共產黨人。在革命志士被反動派逮捕之后,反動派用生死威逼利誘革命者的說辭是:你們都有大好年華,為什么不能享受這樣美好的人生呢?你們難道不為你們的將來好好想想嗎?你們這么年輕輕地就死去了,難道不可惜嗎?即使你們的革命會成功,但在勝利到來的時候,你們卻再也看不到了,這不令人遺憾嗎?在堅定的革命者看來,這樣的說辭完全沒有什么力量,因為他們自身具有強大的堅定信念,因此就能做到不為所動。一個共產黨人,是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生死考驗是最難抉擇的,然而也是最最光榮崇高的。王在為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金奮勇排長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米倉七烈士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無數在河套剿匪斗爭中犧牲的戰士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絕不會辜負中國人民的明證,這就是社會主義必定戰勝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和一切腐朽階級的根本保證。讓我們高舉繼續革命的偉大旗幟,踏著烈士的血跡前進,直至取得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徹底勝利。”
由于群情激奮,會議一下子開成了聲討階級敵人罪惡行徑,決心以更加堅決行動剿匪肅特的誓師大會。會后,王三為按照父親意愿,就在王家屋后一塊空地打了墓坑,將王在為安葬。安葬之日,部隊特派人送來一塊石碑,正中鐫刻“王在為烈士之墓”魏碑體字樣,旁側又刻有一行顏體方正小楷:“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睉阎鴮α沂康臒o限痛惜與懷念以及對舊惡勢力的刻骨仇恨,指揮部一面與地方政府合力進行群眾工作,發展訓練民兵,各地先后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匪屬座談會、保甲長會等,發動群眾勸匪投降自首,聲明登記。在上下聯動全民參與下,僅用半年時間,就扣捕土匪、惡霸、逃兵數百人。一面偵察匪情深挖線索,確定對象,進行扣捕。對匪首慣匪堅決鎮壓,分批次槍決示眾。陰謀殺害王在為的匪徒閆福猴,作案后一直藏身在章家廟一帶,后在當地民眾的檢舉揭發下,被公安人員扣捕,押解到陜壩槍決正法。
第五部 揮師
第一回:軍政委調集大部隊 畢力格出任總指揮
匪患與駐軍叛亂疊加在一起,使河套的剿匪斗爭形勢更加嚴峻,打掉敵人囂張氣焰,安定人心,綏靖治安,刻不容緩,萬眾矚目。陜壩地委再三向綏遠軍政委員會說明利害,請求調兵遣將,加強剿匪力量。綏遠軍政委員會下令調集蒙騎4師10團、12團、37軍,109師327團陸續進套剿匪,組成一支上萬人的剿匪聯軍,任命蒙騎4師師長畢力格巴圖爾為總指揮。陜壩軍分區參謀長劉生愷問題得以澄清,重新回到剿匪指揮部任副總指揮兼參謀長。駐軍108師副師長唐文生同時任副總指揮,在陜壩專署和各縣公安機關、民兵組織的配合下,開始大規模剿匪肅特。
劉生愷在調任陜壩軍分區之前,正是在蒙騎4師任政治委員,與師長畢力格是老搭檔。就在解放前夕,還曾一起參加解放包頭追剿殘匪的戰斗。劉生愷清楚記得,1948年10月間,騎4師在公廟子與向北逃竄的西公旗郝游龍騎兵保安團遭遇,發生激烈戰斗,打死打傷敵人100多人,俘敵一部。包頭保安隊、警察大隊、地方自衛隊西逃至三湖河畔,被我4師騎兵追上,斃敵80多人,俘獲40多人,趕入河中淹死不計其數。在臥羊臺和西山咀橋追擊敵人,敵人放火燒毀木橋,畢力格師長不顧生命安危,冒著濃煙烈火率部猛沖,待部隊剛剛過橋,那大橋就轟隆垮塌。在長期的對敵作戰中,他們相互建立了深厚的戰友之情,生死之誼。此次在陜壩剿匪指揮部再次聚首,就如親兄弟久別重逢一般。二人傾身相擁,涕淚交流。新組建的剿匪指揮部,一個領軍有方號令如山,一個足智多謀熟悉情況,真是珠聯璧合,如魚得水。
陜壩地委書記沈新發主持了剿匪指揮部成立大會。他發表講話說:“河套地方是通過和平談判直接進入新社會的,是通過‘綏遠方式’獲得解放的一個特殊地區?!椷h方式’的實踐與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歷史上寫下的重重一筆,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指出:今后解決這一百萬國民黨軍隊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綏遠三種……‘綏遠方式’是有意地保留一部分國民黨軍隊,讓它原封不動,或者大體上不動,就是說向這一部分軍隊作暫時的讓步,以利于爭取這部分軍隊在政治上站在我們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們集中力量首先解決國民黨殘余力量的主要部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例如幾個月、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軍制度將這部分軍隊改編成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提出的綏遠方式,駐守綏遠的國民黨軍隊,在傅作義將軍和時任綏遠省主席、華北剿總綏遠指揮所主任董其武將軍的率領下,于1949年9月19日攜綏遠省軍政人員宣布和平起義?!乓痪拧鹆x標志著綏遠廣大地區的和平解放,得到綏西地區軍政要員、各界人士和廣大軍民的衷心擁護。但使軍隊解放軍化,地方解放區化,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很多,任務十分艱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