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中華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當中,共同書寫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的光輝歷程……”日前,隨著烏蘭察布市委黨校教師王頎的這段開場白,一堂面向烏蘭察布市直屬機關2024年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學員的《國家是最好的額吉》的情境式黨課在烏蘭察布市委黨校報告廳拉開帷幕。
課堂上,參與課程呈現的老師們采用講授、場景再現、朗誦、合唱等形式,把“人民楷模”都貴瑪主動承擔28名上海孤兒的養育任務,用半個世紀的真情付出詮釋大愛無疆,為中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先進事跡呈現在廣大學員面前。一段段深情講述、一張張史料照片、一個個感人場景,加上朗誦、合唱等形式的襯托,課堂上掌聲連連,學員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人民楷模”都貴瑪那跨越區域、民族、血緣的大愛,不少人為之熱淚盈眶。
《國家是最好的額吉》課程融理論、情境展現和實踐于一體,是烏蘭察布市委黨校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立足主責主業,創新教學方式的生動實踐。課程由烏蘭察布市委、四子王旗委兩級黨校和烏蘭察布市社會主義學院不同民族的教師共同采用講授、場景再現、朗誦、合唱等形式呈現,分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內蒙古的深情詮釋”“草原母親‘人民楷模’都貴瑪先進事跡”“牢記總書記囑托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三個部分。近日,該課程在內蒙古社會主義學院組織的京蒙兩地社會主義學院師資培訓班暨“好課程聯評聯展”活動中,被評為精品好課程。
聽過這堂課的學員、豐鎮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建干部張一翀說:“‘草原母親’都貴瑪的舞臺藝術形象,再現了‘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段民族團結歷史佳話,都貴瑪用一輩子的真情付出,生動詮釋了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血緣的人間大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有56個民族,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中之重。都貴瑪的事跡,必將激勵各族干部群眾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烏蘭察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烏蘭察布市委黨校校長李勇說:“‘人民楷模’都貴瑪是烏蘭察布寶貴的精神財富,都貴瑪的先進事跡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很好的教學資源,我們要有形有感有效講好這段歷史佳話,不斷提升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為辦好兩件大事,烏蘭察布市委落實主體責任,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訓。市委黨校圍繞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落實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重要抓手、基本培訓的重要內容,推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專題課21講、案例課15講,開展全市黨校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品課評選活動,共選出5個精品課,這些課程已納入了黨校的專題庫,作為主體培訓的講授內容。烏蘭察布市委黨校打造的《國家是最好的額吉》《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從“三千孤兒入內蒙”談起》等課程在全區斬獲佳績。同時,該校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采取“總講+分講+微課”的形式,開發案例課、現場教學課、互動課、情境課等,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 (內蒙古日報記者:皇甫美鮮 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