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草原,見證著民族團結進步的同心力量;邊防公路,吟唱著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詩歌。
近年來,市公路養護中心烏拉特后旗邊防公路養護所扎根邊疆,養護著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邊防公路、國省干線。同時,也連結起養護所干部職工和邊境牧民守望相助的情感紐帶,成為連通各族群眾的連心橋。
情系牧民解難事
近年來,市公路養護中心烏拉特后旗邊防公路養護所(又稱潮格邊防公路機械化養護隊)將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上至隊部下至各養護道班,都不遺余力地踐行著為民服務的理念。該所成立了民族團結進步“心連心”志愿服務隊,每次開展活動,志愿服務隊都全力以赴。至今,服務隊已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上百場次,與各族群眾共同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千里戈壁,萬頃荒原。在這樣的環境下,該所時刻整裝待命,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去年冬天的一個下雪天,S213線揚風攪雪,能見度低,多處出現雪阻情況,該所立即組織應急隊伍趕赴現場。搶險隊員一刻不敢怠慢地清雪,直至太陽落山。雪停了,天也黑了,在燈光的幫助下隊員們繼續拿起鐵鍬往路面拋撒融雪劑,并提醒過往車輛安全駕駛。突然,隊員們發現一輛小車因故障失控發生側滑,車上坐著的兩位牧民凍得瑟瑟發抖。隊員們急忙把受困群眾安排到搶險車輛取暖,經過近2個小時的救援,將車輛拖拉到安全地段,然后將受困群眾安全送回,隊員們回到單位已是深夜11點。
有一年,前達門蘇木巴音哈哨嘎查因連日大風,好幾戶牧民的房屋圈舍積沙嚴重,隨時有坍塌危險,嚴重威脅牧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志愿服務隊隨即出發,頂著大風和黃沙,能上機械的上機械,使用不了機械的就人工鐵鍬作業,經過服務隊與農牧民們共同奮戰十幾個小時終于完成了清理。看著大家被風吹得一個個灰頭土臉的,牧民們感激的一個勁兒地說著:“謝謝!”
志愿服務隊駐守幫扶巴音哈哨嘎查和烏蓋蘇木富海二組期間,持續對巴音哈哨嘎查6戶特困家庭給予了近萬元的現金幫扶,同時耗時40多天對村內坑洼路和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整治,受到地方政府和幫扶群眾的一致好評。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逐漸拉近了志愿服務隊與各族群眾的距離,當地的農牧民群眾每次出現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志愿服務隊,逢年過節也會往來走訪,真正實現了民族團結一家親。
制作便民聯系卡
沿線道班制作了便民服務卡發放給沿線群眾。公路養護點多、線長、面廣,沿線群眾會在第一時間將發現的公路病害告知道班人員。小小的卡片成為連接各族群眾的又一紐帶,大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了更好地服務各族群眾,讓民族團結進步觀念深入人心,該所積極開展民族團結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參觀寶音德力格爾事跡館,同時,以“民族政策宣傳月”“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和各個節日為契機,深入社區開展“民族團結共創文明”和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探望慰問孤寡老人,營造了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同時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與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有機結合,積極樹立示范典型,培育學習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