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后旗陜壩鎮是一處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境內古跡眾多,近年來,杭錦后旗人民檢察院率先在開展古民居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為全市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積累了豐富經驗。
杭錦后旗人民檢察院接到群眾反映,聯合西巷古民居和鐵匠巷古民居兩處古民居所在地正要進行棚戶區改造,文物保護面臨困境。經了解,該處古民居都是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四合院,建筑風格為典型的土默特風格,屬于當時的政府公租房,2009年被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古民居地理位置處于政府城市建設規劃棚戶區改造區域范圍,發現古民居雖然還未被拆除,但房屋本體年久失修,存在墻體滲漏、木構架風化的問題,處于危房狀態。由于兩處古民居處于政府城市建設規劃拆遷區域,無法實施原址保護,旗人民政府已決定對兩處古民居進行拆遷和異地恢復。承辦檢察官發現,施工單位對兩處古民居的拆遷和異地恢復并未形成有效規劃。隨后,杭錦后旗人民檢察院與旗文體旅游廣電局、文物管理所、房地產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就兩處古民居的異地恢復工作召開訴前圓桌會議,就如何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拆移工程、確保古民居的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進行了充分商討并形成具體意見,承辦檢察官依據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發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書。杭錦后旗文體旅游廣電局高度重視并進行書面回函稱,保質保量完成古民居拆移工程。經過四年的實時跟蹤,兩處古民居終于完成重建并最大化的恢復了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