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崔正仁吹風百川堡 龐茂清上山投國軍
百川堡地頭蛇田世雄被陜壩地委扣捕,猶如睡夢中打了一個響雷。駐扎在百川堡的107師329團團長龐茂清被驚得六神無主,頓有天塌地陷之感。恰在此時,一個不速之客來訪,龐茂清不禁又是一驚。來人是個瘦子,約莫六十多歲,路走得搖搖晃晃,仿佛風里搖擺的一根蘆葦。龐茂清一眼認出,此人正是在陜壩地委紅得發紫的崔正仁崔參議長。龐茂清心中詫異,我與此人素無來往,在這節骨眼上,他來干什么?正要開口相問,那崔正仁抖抖地從衣兜掏出半張白紙,鄭重遞給龐茂清。龐茂清定睛看那紙張上的一行小字,卻是:一應后事,均由崔參議長與你接洽,落款田世雄。原來,早已預感到末日即將來臨的田世雄,未雨綢繆,在被捕之前已將后事委托給隱藏極深的崔參議長。龐茂清看得真切,又聽崔正仁說出事情原委,先前的滿面烏云、老氣橫秋立刻化作花枝柳葉,氣象如春。他趕忙起身,殷勤泡了一杯熱茶遞上。崔正仁示意龐茂清關起門來,兩人便頭對頭坐定。
崔正仁開門見山說:“其亡其亡,系于包桑。事到如今,情勢危殆對你我多有不利。長話短說,我反復思慮,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不知龐團長是否肯依從?”
龐茂清說:“說來聽聽。”
崔正仁說:“古語有云:進退維谷。你的手下現在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留在軍中吧,整日提心吊膽,生怕共黨殺頭;想走吧,上頭又沒有下達指令。如此時間久了,沒有不生事的。依我說,不如給他們指條兩全之道。”
龐茂清焦急地說:“上面不發指令,我也確實舉棋不定,這些日子好叫我傷腦筋。現在老田又被扣捕,大禍臨頭。參議長若有好的想法,還望不吝賜教。”
向來說話拐彎抹角的崔正仁,又習慣性地賣起了關子:“如果叫將士們既安心服役,又免除后顧之憂,唯你龐團長馬首是瞻,也不難辦到,只要你龐團長一句話就成。”
龐茂清說:“你老人家別拿我開涮,我要一句話能把事辦了,還能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崔正仁又說:“百川堡的駐軍不是入了共軍的編號嘛,那個番號是御賜的,保不住哪天就灰飛煙滅了。何不自家給自家安個保險的。狡兔三窟,弟兄們哪能一條道上走到漆黑!”
龐茂清忽地眼亮說:“你的意思是……”
崔正仁狡猾地看一眼龐茂清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如果我老崔沒看錯人的話,你龐茂清就是成就黨國大業的英雄,我就是把這條老命搭上,也要與你合作一把。”
龐茂清急不可耐說:“哎呀,我的崔參議長,有話快說,我是個急性子,不會彎彎繞!你究竟有何妙計,還請明示快告訴我。”
崔正仁這才從衣兜里掏出一張委任狀來叫龐茂清看,卻見上面寫著:“委任崔正仁為綏西反共救國義勇軍司令,全權負責就地組建軍隊,配合綏西反共救國開展武裝斗爭。”
龐茂清看罷,一陣激動,抖動著滿臉橫肉說:“我龐茂清誓死效忠黨國,不是吃白飯的。”
崔正仁來勁說:“龐團長的手段我當然知道,這河套的半壁河山就掌握在百川堡的手心。說真話,你這里一旦動起來,對共產黨來說就是晴天一聲霹靂。你若能先發制人拉出一支隊伍,這義勇軍副司令非你莫屬。”
龐茂清壓低聲音道:“我那些弟兄早就按捺不住,急著要上山。我看也罷,夜長夢多,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提前起事,你看如何?”
“咋個起法?有幾成把握?”
“旗號打起來,隊伍拉出去。先上山打一陣子游擊,等待時機,再圖成就大事。”
“我看可以,眼下情形有實力捷足先登者,唯有龐團長了。不過,百川堡一師人馬,老田被捕,你能一聲喝到底嗎?”
“這個難說,今晚我就與另外兩個團長聯系,探探他們口風。”
“不妥!人心隔肚皮,鬧不好事情成不了,還可能壞事。眼下為保險起見,不如你先單獨起事,他們若是有心,就會隨后響應。”
龐茂清說:“這些人首鼠兩端,居心叵測。我有一計,保叫他們沒有退路,不走也得走!”說著將肥大的腦袋湊近崔正仁的耳朵……
又是一個難得的晴暖天氣,草木如金,秋高氣爽。但今天與往常不同的是,百川堡鎮子上空那幾片子云,灰一陣白一陣,不祥的沒頭鬼似的游蕩。一個上午,時有身板筆挺的軍人從堡子里進進出出,神情似乎有些異樣。一個矮胖子的軍官特別叫人看了不舒服,他在場院上來回地踱步,漫不經心中露出一股難以抑制的兇煞。
十點整時,329團駐團部的十三名政工人員齊集到會議室,召開一個月一次的例會。人們剛剛坐定,就聽得外面一陣急促的腳步響。負責主持會議的團政治部主任李林警覺地站起身,欲出門看個究竟,可為時已晚。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沖進會議室,不由分說對著開會的人開了槍。一陣雜亂而急促的槍響過后,十三名政工人員全部倒在血泊中。領頭殺人的正是那個矮胖子,百川堡駐軍329團團長龐茂清。
龐茂清從會議室出來,齊刷刷站在他面前的是剛剛集合起來的五百多人的隊伍。龐茂清膽氣十足,亮著嗓門喊道:“弟兄們,開弓沒有回頭箭!甘寧西北野戰軍數萬人在狼山口接應我們,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識時務的現在就跟著我走。”
龐茂清掃視一下站在前面的全體官兵,所有人都神情木然,帶著幾分嚴峻,單等長官發布命令,于是拿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舉起右拳呼起了口號:“扛起槍,殺政工!”下面立即響起了聲嘶力竭但卻雜亂不一的口號聲:“扛起槍,殺政工!”口號聲一落,龐茂清將手一揮說了聲:“出發!”全團五百多名官兵排成的隊列,嘩嘩啦啦向北而去了。
第十八回:劉生愷攔道古城垣 孫排長槍決劊子手
329團的官兵從百川堡撤出,在龐茂清的指揮下,一路踏荒北進。人馬走在剛長出小苗的玉米地里,那本來蔥綠的幼苗被踐踏得東倒西歪,斷頭折腰。地頭的農人見這支部隊如同虎狼,罵罵咧咧卻不敢阻攔。河套老百姓自來就有“三怕”,一怕土匪,二怕亂兵,三怕惡霸。
叛軍行進了約摸一個半小時,隊伍里有人喊叫起來:“餓得連腳后跟也提不動了,弄些兒吃喝哇。”
“是了,著甚急,這樣沒命地走,抽袋煙再走哇。”說著就有幾個兵坐在地頭上,卷煙點火。
走在前面的龐茂清回頭看見有人掉了隊,問是咋回事,手下報告說:“幾個弟兄走不動了,坐下歇息。”龐茂清不聽則已,一聽火冒三丈。隊伍里有那么幾人,剛出發就腰來腿不來,硬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說什么這樣干有幾分得勝把握。還說今天到狼山彎見不到接應的人就原道返回。龐茂清本想一槍一個把他們干掉,只怕毛坑里扔石頭——激起民憤,所以忍到現在。此時他怒道:“不成器的東西,才走幾里路就熊成這樣,也不看看是甚時候,還耍奸!去叫他們趕快走,不聽話的給我捆起來!”傳令官得令,帶幾名執法隊員趕了過去。
百川堡駐軍一個團的人馬叛逃,消息像電波一樣傳到陜壩剿匪指揮部,劉生愷決計單騎前往攔截。畢力格擔心劉生愷的安危,提出由紅馬連隨身護駕。劉生愷說:“叛軍正在急迫中,人多了反而容易引起武力對抗。我一人單槍匹馬前去,有利于展開對話,收到好的效果。”
兩人爭執的結果是各退讓一步,派軍分區警衛員李星與劉生愷同行,李星受過特種兵訓練,身手不凡,關鍵時刻可助一臂之力。
劉生愷與李星飛馬上路,劉生愷說:“叛軍步行上山,少說也得一天時間,估計到午后三點可到達高油坊古城,我們提前趕到古城,就在那里等他們。”說著撥轉馬頭奔上一條踏荒便道,打馬疾行。
一路狂奔,劉生愷身下的坐騎花肚膛不住噴著熱氣,李星的棗紅馬喘著粗氣緊跟其后。中午時分,高油坊古城遙遙在望,這是一個僅存遺跡的古代城垣遺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