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賽漢陶來蘇木黨委書記額日登其木格正帶領蘇木領導干部入嘎查走農戶,實地了解各嘎查的農牧業及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作為蘇木黨委領導干部,只有時刻把蘇木各嘎查發展現狀了解透徹,裝在心中,才能進一步謀劃好蘇木產業發展路徑,通過產業發展不斷拓寬農牧民的增收致富渠道,讓農牧民群眾越過越富裕!”額日登其木格說。
賽漢陶來蒙古語意為“美麗的胡楊”,該蘇木位于我區最西端的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141.8公里,總面積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880人,轄2個嘎查。
“近年來,蘇木黨委自覺扛起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責任。將蒙古馬精神融入新時代偉大實踐,以精神鑄魂,以實干擔當,以萬馬奔騰的氣勢,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向著闖新路、進中游的目標奮勇前行,形成了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額日登其木格告訴記者。
以黨建引領、同心筑夢為著力點,近年來,該蘇木黨委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走出了一條富有時代特點、具有地區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之路。注重典型引領,該蘇木采取“黨建+”模式,充分發揮烏云蘇依拉等3位全國黨代表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2016年12月,自治區級貧困嘎查賽漢陶來嘎查順利脫貧摘帽;2019年10月,蘇木貧困戶全部穩定脫貧;2023年底,所轄2個嘎查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20萬元。
為實現綠色發展、綠富同興,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該蘇木黨委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實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完成草原建設35萬畝、林業建設50萬畝。加大黑河水資源保護力度,沿河70萬畝草場得到有效灌溉。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主動調整種植結構,退耕還草2.2萬畝,發展梭梭林下經濟10萬畝,建成家庭生態農牧場42戶,農牧民人均增收1.5萬元。
以雙擁共建、扎根邊疆、服務保障國防事業為重點。近年來,該蘇木黨委以服務國防建設為己任,積極開展國防安全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防間保密、軍事設施保護、管邊控邊建邊等工作,自2021年國家將額濟納東風著陸場確定為主著陸場后,蘇木作為主落區,開啟服務國防航天建設新起點。配合駐軍部隊先后圓滿完成神舟“十二號”至“十七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搜救回收任務。
“黨心連著民心,民生就是責任。”該蘇木黨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以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重點,新建水利設施43項,解決56戶偏遠分散戶人畜安全飲水問題;改造農網92公里,安裝風光互補設備77套,為17戶沿河分散戶通常電;實施蘇木境內京新高速、國道331公路、國邊防公路、通村公路等項目16項,招商引資1億元,大力發展沿路經濟服務區,鋪就了興業富民的幸福路;新建通信基站8座,實施有線電視及寬帶接入工程,解決了農牧民長期處于信號盲區的困境。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改善,新建樓房51套、磚瓦房144套,完成危房改造38戶、戶廁改造71戶……一樁樁民生實事持續提升了農牧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近年來,該蘇木先后獲得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蘇木”“自治區文明村鎮”“自治區第六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等榮譽。
如今,走進賽漢陶來蘇木,漫步該蘇木各嘎查村,在平坦的馬路兩旁,一幢幢錯落有序、設施齊全的新村舍展現出生活甜蜜、產業興旺的新圖景。
“下一步,我們蘇木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持續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進一步讓嘎查集體經濟更有活力、更可持續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加速發展、農牧民持續增收。”額日登其木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