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五原縣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設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讓文明之風勁吹古郡,文化成果惠及人民。
走進五原縣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演員正在為現場觀眾演繹著紅色抗戰舞臺劇《那面旗幟那年烽火》,這也是五原縣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落成后的首次試演。“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配置升降舞臺,能夠靈活、豐富地變換舞臺形式。目前,基本建設已經完成,還在進行細節的調整,等全部完善后還會有個正式的演出,屆時誠邀全縣人民前來觀賞。”圖書館館長張林說。
據了解,五原縣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是一座集學術報告、講座、文藝演出和影劇院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設施。該場館的修建進一步完善了五原縣圖書館作為基層文化惠民主陣地的功能,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近年來,五原縣圖書館通過整合鄉鎮綜合文化站、校園閱讀空間等要素,以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為導向,打造了“科普+閱讀”“紅色+閱讀”“節日+閱讀”等特色鮮明的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并通過不斷強化閱讀陣地建設,豐富閱讀活動開展,優化閱讀資源配置,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圖書館還積極延伸基礎公共文化服務,將具備條件的鄉鎮文化站、社區及村級農家書屋等,設置圖書館分館,通過總分館制建設,把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增加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目前,全縣已建立9個圖書館分館、11個社區服務站,并為圖書館分館充實了圖書資源,配套了數字化閱讀設施設備,為讀者提供舒適、便利的閱讀環境。
除了圖書館外,五原縣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也都免費且高水平向社會開放服務。此外,五原縣還依托冰雪節、元宵節、梨花節、旅游節、葵花節等大型節慶活動,組織開展送文化、送書畫、送培訓等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景區等“文化八進”等活動,不斷夯實基層文化基礎,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