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錦后旗陜壩鎮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以“四美在農家”活動提檔升級為重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人居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塑形”。陜壩鎮積極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廣泛發動群眾,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活動。結合主題黨日、愛國衛生月等活動,全鎮綜合運用微信公眾平臺、發放倡議書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宣傳動員,鎮村黨員干部變身宣傳“小喇叭”,為群眾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以“四美在農家”為抓手,引導群眾樹立“主人翁”意識,引導街坊鄰里、親朋好友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構建“美在農家”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精神文明建設為鄉村治理“鑄魂”。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活動,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壯大陜壩“大媽”、彩虹群眾文化藝術團等志愿服務隊伍,引導志愿者積極開展“陜壩有愛”活動,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參與節水護水、愛心義診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推動文明實踐活動人人皆知、戶戶受益。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天價彩禮、反鋪張浪費、反厚葬薄養,嚴格落實《陜壩鎮移風易俗承諾書》要求,展現鄉村治理新模式。同時充分利用村文化廣場、文化墻、草原書屋等宣傳陣地、手段,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入腦入心,情景劇《鄉村振興暖民心》、三句半《民族團結一家親,文明風尚入我心》等節目開展下鄉巡演30余場次。通過資源整合、閑置場所盤活的方式,建設“陜壩記憶展館”“陜壩舞臺”綜合排練廳及4處“陜壩悅讀”公益書屋,實現了基層治理觸角的延伸,讓群眾溝通交流有場所、學習娛樂有場地、反映問題有去處。
“四美在農家”選樹活動為文明鄉風“固本”。開展“四美在農家”表彰大會,在全鎮范圍內評選表彰“最美村民”“最美庭院”“最美環境”“最美服務”等70個集體和個人,打造了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構建“美在農家”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引導身邊人,傳承中華民族守望相助、敬老孝親、和衷共濟的傳統美德,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養、營造了關注、支持、參與和學習宣傳“四美”農家的濃厚氛圍,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