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運行,試點區實現節水30%、節肥30%、節藥20%,千畝地灌溉用工由100人減少到5人,大田作物每畝增收約500元;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53.6萬畝,實現農田節水0.9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478。
巴彥淖爾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打好農業節水增效攻堅戰,促進農業增效,成立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作領導小組和打好農業節水增效攻堅戰指揮部,圍繞節水增效攻堅戰核心工作和重點任務,配強力量,專項推進。市、旗縣區兩級均制定了打好農業節水增效攻堅戰五年方案和分年度方案,全力推動農業節水增效工作取得實效。
同時,通過建設節水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聚合農藝節水、工程節水、管理節水等措施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按照節水技術先進、產業優勢突出、綜合效益明顯的建設目標,巴彥淖爾市投資4800萬元,在臨河區、五原縣、烏拉特前旗、杭錦后旗、磴口縣5個旗縣區建設了7個節水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園區投入使用后,實現節水技術應用率100%、農業生產“四控”技術全覆蓋,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優勢特色農作物灌溉技術集成體系。園區推進節水工程技術研究和節水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圍繞農業深度節水控水關鍵技術與水利部灌排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環境科學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共同開展節水項目示范和科研攻關。園區與內蒙古自治區水利科學院合作,啟動實施總投資2000萬元的“內蒙古引黃灌區水資源時空調控與節約集約利用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為全市農業深度節水控水提供技術支持。園區加大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節水控水領域的應用,建立全市農業節水控水信息化平臺,積極推廣測控一體化智能配水、水費計收信息化等新技術。為推進農田灌溉現代化,2021年,“十四五”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項目落地實施。
科技引領——現代農業駛入高質高效“快車道”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