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巴彥淖爾市實施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全力在種業振興、新品種培育等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首先,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方面,研究人員重點對小麥品種“永良4號”和“巴麥13號”進行提純復壯,同時對全市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的地方品種燈籠紅香瓜、華萊士、黃柿子等進行提純復壯,保持作物的品質品性。巴彥淖爾市還推進了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基因庫建設,開展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資源普查、收集、保存工作,保證西北地區種質資源數量并保護其多樣性。其次,在良種化水平提升方面,全市大力支持建設農作物、種苗、畜禽繁育基地,提升良種供應保障能力;以臨河區、杭錦后旗、磴口縣、烏拉特前旗、五原縣為中心,推進瓜果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建設;持續擴大小麥原良種、玉米雜交種等種子繁育基地面積,推進“看禾選種”平臺建設,將其打造成為農民選用良種的看臺、種子企業品種比拼的擂臺、部門推介新品種的平臺。再次,在優勢特色品種培育方面,圍繞小麥、玉米、向日葵、肉羊、果蔬等優勢和特色物種,巴彥淖爾市以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依托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各類新品種培育工作。
建設質優量足的現代高效農業集聚區
2023年6月5日至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巴彥淖爾市考察時指出:“示范園區要在推廣現代農業方面真正發揮作用,不斷探索,找到適宜這里的品種、技術和耕種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從“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到“示范園區要在推廣現代農業方面真正發揮作用,不斷探索,找到適宜這里的品種、技術和耕種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對巴彥淖爾市發展現代農業的指示要求,思想內涵更加豐富寬廣,工作要求更加明確具體。
巴彥淖爾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牢牢守好河套灌區千年基業,堅持規模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圍繞“地、水、種、糧、肉、奶”六個重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