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我們的直播帶崗活動馬上就要開始啦……”背靠著熙熙攘攘的黃河灣步行街,臨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化身“帶崗主播”熱情地和直播間的觀眾打著招呼。“請問這個崗位是不是雙休?”“這個薪資水平是稅前還是稅后呀?”一旁的政策解讀咨詢區氣氛熱火朝天,現場的求職者紛紛向工作人員詢問求職就業中最關心的問題。
“我在微信群看到發布的信息,就過來看看,沒想到真有合適的。”黃河灣招聘會現場,剛找到心儀工作的張女士滿意地說,“這比我自己跑前跑后打問強多了。”
促進就業是安國之策,是最基本的民生。為進一步打造高質量的公共就業服務,在共建共享促發展上強助力,臨河區堅持黨建引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打造黃河灣步行街“一站式”創業就業服務圈,實現有組織、有資源、黨建強、服務精的新就業群體黨建格局。同時,全力推動“智慧人社”系統建設,整合社保數字化和就業創業基層公共服務平臺載體力量,擴大服務供給,推動基層就業服務便捷化、精準化、多元化。今年,組織開展了“春風行動”和“就業幫扶,真情相助”大型專場招聘會,提供崗位4500余個,涵蓋行政文員、財會人員、營銷專員、管理人員等50余個工種供求職者選擇,吸引巴彥淖爾市各民族求職者近2000名,初步達成就業意向共337人。同時積極推進數字經辦與人社業務深度融合,利用微信小程序進行直播帶崗,為用人單位和廣大求職者搭建橋梁,共推薦崗位682個,在“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破解‘有活兒沒人干’‘有人沒活兒干’的結構性就業矛盾”等人社重點、難點、痛點任務上主動破局開路,兜牢了民生底線。
“零工市場挺好的,沒活兒時和工友在這兒聊聊天,天熱時候能有個涼快地兒休息,工具壞了還能從這兒免費借工具。”在休憩椅上的王師傅滿臉笑意。
為了激活零工業態潛力,讓零工“等活兒不再站馬路”、就業服務“升溫度”,臨河區零工市場為零工人員提供LED大屏、洽談區、飲水機、休息椅、人才驛站、工具箱、醫療急救包、殘疾人輪椅等服務設施。同時,始終秉承著“傾聽民意、服務民生”的服務理念,切實發揮黨員志愿先鋒服務隊作用,組織黨員干部對轄區內脫貧勞動力、靈活就業人員建立靈活就業人員分級服務機制,為零工人員提供“一對一”招聘、求職、培訓、就業援助、政策咨詢、創業指導、勞動者權益保障等就業服務,更加有力地幫助重點群體就業,目前共開展系列“紅石榴”職業技能培訓18期、創業培訓3期共惠及726人。在就業崗位提供、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公益性崗位等方面,為各族群眾就業創業提供優質、精準、高效的服務,讓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人社惠民利企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后,臨河區將繼續探索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在促進就業工作上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共同發力、靶向發力,幫助各族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臨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