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田野,風光無限。走進烏拉特前旗白彥花鎮塔汗其嘎查新優特林果產業園,從高處向遠處眺望,占地830畝的果樹郁郁蔥蔥、排列整齊,紅彤彤的契丹香果結滿枝頭,樹下,芍藥、薄荷等中草藥材散發出陣陣清香。
今年是林果產業園栽植果樹的第五個年頭。5年時間里,產業園不斷探索,林下套種小麥、西瓜、葵花等經濟作物和芍藥、薄荷等中藥材,擴大規模的同時不斷增加產業園收入。讓過去的閑置地變成如今綠油油的果林,林業增綠、果業增收,綠樹環繞的美景在這里呈現。
牧民巴達爾圖是這片產業園的受益者之一,不僅在“家門口”找到就業崗位,還能領到土地租金。他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今年春天產業園種中藥材,我來給鋪地膜,一個星期掙了一萬多塊錢,不用走遠路,就在家門口打工。每年引進來的企業給嘎查交土地租金,全分給了牧民,我們能增加一部分收入。現在這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牧民的光景也越來越好了。”
新優特林果產業園
契丹香果
近年來,白彥花鎮堅持黨建引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抓手,依托烏拉山南麓土壤肥沃、水源豐沛、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區位優勢明顯等特點,引進烏拉特前旗尚鴻林果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在塔汗其嘎查打造新優特林果產業園,通過“黨支部+企業+基地+農牧民”經營管理模式,打造旱地綠色優質高端果品輸出基地、休閑觀光采摘基地、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同時,白彥花鎮積極開發林下經濟,增加農牧民收益,形成“樹上生果”“林下種藥”“林間采摘”“林中旅游”立體化經營模式,實現“一林生四財”,有效實現了黨建引領、民族團結、節水增收和鄉村振興的高度融合。
“塔汗其的‘契丹香果’已于去年量產,帶動嘎查集體經濟年增收70.4萬元,嘎查農牧民通過收益分紅和在園區打工每年平均可增收3000元。小小香果讓塔汗其農牧民嘗到了幸福的滋味。”白彥花鎮副鎮長李亞飛說。
白彥花鎮還以市級民族團結創建示范村塔汗其嘎查為中心,輻射帶動烏日圖、太恩格兩個嘎查,共形成2800畝新優特林果種植基地。一行行、一棵棵代表著生機和希望的果樹在黃色土地上綿延向遠方,為美麗邊疆、美麗內蒙古打造了一道亮麗風景線,實現了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三重疊加。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