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丨石哈河鎮6.8萬畝旱地小麥開鐮
近日,石哈河鎮的小麥陸續進入了成熟期,田間地頭,麥香撲鼻,微風拂過,麥浪滾滾,奏響了豐收的序曲。走進石哈河鎮的麥田,成熟的小麥顆顆飽滿、粒粒金黃,沉甸甸的麥穗將麥稈壓彎了腰。今年石哈河鎮共種植小麥7.3萬畝,其中旱地小麥共種植6.8萬余畝。
為做好麥收工作,連日來,石哈河鎮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保障服務工作,以確保小麥收割順利開展。近年來,石哈河鎮始終圍繞“旱”字做文章,聚焦“特”字抓產業,充分發揮石哈河鎮“后山凈土、人種天養”的旱作農業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生態修復型農業,進行旱作小麥本地品種小紅皮提純復壯和自然農法(壓青輪歇種植技術)示范推廣,采取“支部+企業+合作社+科研院所”的運營模式,積極推進“一鎮一品”建設,打造“五彩石哈河”旱作有機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以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不斷健全小麥生產產業鏈條,推動旱作硬質有機小麥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全鎮共有有機土地認證14萬畝。石哈河旱地小麥、莜蕎麥、小米等5個農作物被納入國家“名優特新”農產品目錄。石哈河鎮將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落實補貼政策,以不斷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夯實糧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