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烏拉特中旗石哈河鎮西羊場村積分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明確的兌換分值映入眼簾。雨衣70分、頭燈50分、毛巾25分、牙刷5分……各種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村民們正聚集在積分超市,查看自己的積分,挑選著自己心儀的商品。
“上個星期,我參加了村里人居環境整治活動,賺了20分,加上之前聽普法知識講座攢的積分,兌換了一雙雨鞋。”石哈河鎮西羊場村劉蘭壕組75歲的劉奶奶樂呵呵地說。
為充分發揮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作用,促進鄉風文明建設,西羊場村以黨建為引領,以“推動積分超市凝聚人心、 聚力基層治理新動能”為目標,設立“文明團結積分超市”,將各項文明、道德行為轉化為具體分值,存入“道德存折”,通過“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方式開展公益積分量化管理工作。
該村結合黨員志愿服務、創建文明村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工作,建立包括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加分項、扣分項和臨時項的五類積分記錄清單,并結合本村的重點工作需要,適時增減積分項目和分值,建立可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同時,本著簡便易行、易于操作的原則,西羊場村的網格員發揮積極作用,逐戶建立積分臺賬,對轄區內積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由、相關證據及時進行記錄,對相關人員進行積分。
在積分管理中,西羊場村將日常獲得的積分以家庭為單位逐月累加,每季度開啟一次積分兌換活動,季度之間積分可以累計兌換,于年底增加一次集中兌換。并對每季度排名前5名的家庭積分在專欄進行公示,對年度積分在全村靠前的家庭,在評選“干凈人家”“優秀保潔員”“美麗庭院”“孝老愛親”等評優評先活動中優先考慮,激勵全體村民用付出得積分、兌商品、贏肯定,激發其內生動力,切實讓“小積分”撬動社會治理“大文明”。“積分超市實施以來,村民在搞好自家衛生、遵守村規民約、踐行移風易俗等方面都能得到獎勵,村民‘比學趕超’的勁頭明顯增強了,我們村委的工作也更好開展了。”西羊場村積分超市管理員張文斌高興地說。
如今的西羊場村,積分兌換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掙積分、評積分、比積分、兌積分已成為西羊場村的“流行風”,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引導和激勵了更多村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基層社會治理等各項工作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