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縣巴彥高勒鎮和平社區有一個工作室,外間放著6臺縫紉機,工作臺上放著鞋樣等,里屋堆著做鞋用的舊衣服和布料,架上擺滿了新買回來的鞋底和已經做好的鞋子。這里,就是郭翠梅工作的地方。
郭翠梅是巴彥高勒鎮北糧臺村的一名農家婦女,也是一名黨員。
1993年黃河決口,郭翠梅所在的村子被大水淹沒,部分村民生活陷入困頓。到了冬天,看著一些老人穿著單衣單鞋,郭翠梅心里很不是滋味。思來想去,她決定盡自己所能,為他們做鞋。
當年,郭翠梅為村里40多位老人每人做了一雙棉布鞋。一位姓李的孤寡老人拿到鞋,拉著她的手不停地感謝,還問她下次什么時候來自己家里。她說:“只要你們需要,我就經常來。”這句話成了她對老人們多年不變的承諾。
從這以后,郭翠梅每年為村里的老人做兩雙鞋,冬天一雙棉鞋,夏天一雙單鞋。這一做,就是30年。“其他的我也不會,能為他們做點兒啥就做點兒啥吧!”作為一名農民黨員,她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只是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幫助遇到困難的人。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從做鞋的那天開始,郭翠梅從事公益事業的腳步就沒有停下。30年來,她做鞋數量逐年增加,從幾十雙到幾百雙到幾千雙;送鞋范圍也不斷擴大,從磴口縣擴大到市內、區內,從敬老院、農村困難老人擴大到環衛工人、駐鎮官兵等。
2014年,磴口縣在巴彥高勒鎮和平社區為郭翠梅設立工作室。2018年,郭翠梅注冊成立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隨后在每年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到敬老院開展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郭翠梅成為敬老院的常客。90歲高齡的喬培蘭老人穿郭翠梅做的鞋已經十多年了,每次見到郭翠梅都要拉著她的手說:“你不來我還想你呢。”
這些年來,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由最初的本村擴大到全縣、全市、全區乃至全國范圍,服務群體由孤寡老人擴大到企業職工、中小學生、部隊官兵等各類人群。
在扶老助老的同時,郭翠梅帶領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積極開展助力脫貧攻堅、生態保護、捐資助學、擁軍優屬、文明創建等各類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在郭翠梅的帶領下,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開展各類志愿服務500多場次,2萬多人次參加志愿服務,服務時長累計約15萬小時,發放“暖心鞋”“暖心鞋墊”合計3萬多雙,發放各類救助物資合計30多萬元,受益人數達4萬多人次。
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因此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郭翠梅家庭被評為自治區“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郭翠梅被評為“感動巴彥淖爾人物”、巴彥淖爾市勞動模范、自治區學雷鋒先進個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內蒙古好人”、自治區助殘先進個人、“內蒙古道德模范”、自治區優秀志愿者、“北疆楷模”、“巴彥淖爾道德模范”等。協會的其他會員也獲評磴口縣學雷鋒優秀志愿者及巴彥淖爾市優秀志愿者、優秀巾幗志愿者、道德模范等。協會的事跡被拍成黨建微電影《暖心鞋》,成為黨員教育的典型教材,在全區范圍播放。
2020年,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暖心鞋”志愿服務項目被評為自治區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021年,“暖心鞋”項目在全區“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榮獲優秀志愿服務項目二等獎。2022年,磴口縣暖心志愿者協會被評為自治區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如今,郭翠梅已有70多歲,雖然額頭上的皺紋越來越深,白發也越來越多,但是她做“暖心鞋”的熱情、做公益的執著卻絲毫未減。她繼續帶領著身邊的人從事志愿服務,溫暖著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