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五原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構建更加積極、更加開放的人才生態,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放權賦能,“清單化”破除機制壁壘。堅持保障和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分類梳理市、縣出臺的教育、醫療、農科等重點領域人才改革措施和優惠政策,進行匯總整理,以條目形式重新呈現,形成人才工作“授權松綁”事項清單。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分級授權管理體系,將資源分配、職稱評審、經費預算等方面權限適度下放,賦予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決定權和執行權,破除人才體制機制障礙,更好激勵人才在實踐中盡展其能、盡顯其才。
松綁減負,“精準化”營造良好環境。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把大會開小、長話短說,精簡報表和牌子,解決報銷繁、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問題,賦予人才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讓其能夠鉆進研究室做好學問、搞好研究,為人才松綁減負。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制度,持續強化8個科技小院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創設人才驛站,重點打造10個縣級人才工作示范點,引進科研團隊58支,科研人員346名,開展技術課題(項目)研究64個,涉及13個專業領域,切實為招才引智、信息對接、教育培訓、溝通交流、科技創新搭建平臺。
以才為本,“人性化”提供精準服務。積極創建“人才沙龍”,推動專家人才思想溝通、學術交流、“產學研”合作、互助互鑒深度聯動。建立縣處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結對幫帶”、年輕干部“傳幫帶”等制度,聯系服務專家人才30名,傳幫帶年輕干部69名,嚴格落實專家人才優惠政策,實施每年要至少專題研究一次人才問題、至少召開一次高層次人才座談會、至少安排一次高層次人才健康體檢、至少安排一人專職負責人才服務保障工作“四個至少”活動,對專家人才做到重要節日必訪、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必訪、罹患重大疾病必訪、遇到困難必訪“四必訪”工作,積極為專家人才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