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錦后旗按照“為特色產業謀思路,為農民致富找門路,為鄉村振興找出路”的思路,創新推進鄉村產業企業、村集體、農戶三方得利共富共享模式,探索出一條優勢互補、區域共同致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近日,筆者走進內蒙古聯澤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可以看到新型節能環保建材項目生產線正在加工生產中,不少村民在這里打工。如今,村民們照顧家庭和打工賺錢兩不誤,年底還有分紅,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頭道橋鎮聯豐村村民唐軍天高興地說:“去年分紅共分了3萬元,我家共有42畝土地,以每畝900元的價格全部流轉給合作社,流轉費是37800元,我還在廠里打工,可以掙2萬元,合作社管理費掙4萬元,這樣一年就可以掙13萬元。我們又建了新村,人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對現在的生活挺滿意,希望以后的日子蒸蒸日上。”
在聯豐村,像唐軍天這樣在企業打工的村民,在生產高峰期可以達到100余人,內蒙古聯澤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萬企興萬村”行動,企業負責人帶領村民眾籌辦廠,建設新型節能環保建材與農村廢棄物再生資源加工廠,農民以資金入股,按股分紅,進一步拓寬了農民收入渠道。同時,在生活富裕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杭錦后旗規劃建設移民新村,新村占地80畝,建設住房50棟,每棟占地600平方米,投資20萬元,其中農戶需自籌資金6萬元~8萬元,自籌資金來源于廠區入股分紅收益。
內蒙古聯澤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文義介紹說:“作為全市‘萬企興萬村’行動的重點企業,我們立足當地,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可發展、可推廣的幫扶之路。流轉土地1700多畝,帶領群眾入股辦廠,可帶動周邊100余人就業,給農民創造穩定收入和提供打工就業機會。我們還通過規劃建設移民新村,堅持以宜居環境引人、以產業留人,讓村民獲得可觀收入,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宜居宜業。
農村改革蹄疾步穩,鄉村振興氣象萬千。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村民腰包越來越鼓……下一步,杭錦后旗將勇當新時代深化農村改革排頭兵,致力把村企合作、互促共贏、雙向奔“富”的大路越走越寬,一幅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畫卷正在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