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都沒有和你簽書面或電子的勞動合同,那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該用人單位就應當每月向勞動者支付兩倍的工資……”近日,在臨河區文博廣場臨河區勞動監察宣傳員們一邊發放宣傳資料,一邊對群眾所關心的社會保險、工資福利、休息休假、職工權益保障如何維權等熱點問題進行著細致的講解。
今年以來,臨河區深入推進“領航共建·先鋒暖城”行動,派出勞動監察黨員志愿服務隊下社區、進企業、到零工市場,開展“共建和諧勞動關系 營造良好用工環境”系列活動,努力營造和諧社會你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每次開展宣傳活動,通過與群眾、企業職工面對面交流,了解需求、解答疑惑,看著工人們真誠的笑容、聽著樸實的話語,感覺自己的內心也特別充實,對自己的工作也多了一份自豪感。”勞動監察員崔凱笑著說道。
近年來,臨河區深入推廣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堅持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勞動關系領域矛盾風險,切實增強企業依法用工意識,提高職工依法維權能力。通過加強勞動保障執法監督和勞動糾紛調處,依法處理勞動關系矛盾,把勞動關系的建立、運行、監督、調處的全過程納入法治化軌道,為臨河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時咨詢了很多人,都說像這種勞動維權很煩瑣,要先到勞動部門去仲裁,來回跑很多趟,經過立案、受理等多個環節,既浪費時間還不好解決,沒想到今天過來幾小時就解決了,真是太感謝了。”近日,小劉收到補償金后長舒一口氣。
黨旗飄揚引航向,黨員奮進淬初心。臨河區堅持以“黨建紅”引領“仲裁藍”,積極構建勞動仲裁與勞動監察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強化勞動爭議仲裁調處綠色通道作用,及時把勞動監察難處理的案件,快速導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調處。今年以來,辦理勞動保障執法投訴案件310件,辦結288件。辦理勞動仲裁案件450件,其中受理309件(涉及人數332人)。裁決處理95件,調解處理169件。有力地促進了勞動爭議案件辦結速度,依法及時有效維護農牧民工的合法勞動權益。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寫好‘黨建+和諧勞動關系’深度融合文章,進一步強化青年仲裁員黨員先鋒隊伍建設,主動擔當作為,加強實踐探索,全力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臨河區人社局副局長丁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