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哈達火山隨處可見“宇航員”
塔娜展示豐收的沙果
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
塔娜是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人,2007年大學畢業后就職于杭州的一家設計公司。2017年底,塔娜帶隊出色地完成了一個民宿設計改造項目后,放棄了升職加薪的機會,毅然決然回到家鄉創業,通過深挖家鄉的地理位置優勢、自然風光優勢以及文化內涵,因地制宜打造鄉村民宿,帶領鄉親們吃上“火山旅游飯”。
“記憶中的家鄉一直很美,在外漂泊久了,就愈發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加上當時有政策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所以就回來了。”9月5日,“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網絡主題活動媒體采訪團來到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烏蘭哈達火山,在火山腳下開民宿的塔娜向記者介紹道。
塔娜親自監工設計了5家民宿,在打造自身民宿品牌的同時,還幫助當地牧民把傳統的蒙古包打造成牧家樂,通過培訓、引流,幫助農牧民豐富旅游業態,助力農牧民增收。截至目前,5個民宿每年能為當地農牧民解決3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周邊農牧民近500戶增收。其中有一位牧民,在民宿門前靠給游客牽馬,一個旅游季就增收4萬~6萬元。
近年來,烏蘭哈達火山火爆出圈,也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當地政府累計引入社會投資3.1億元,建設鄉村民宿143家,盤活利用農村牧區閑置房屋160余處。火山周邊9個嘎查村882戶農牧民開始轉變傳統養殖模式發展旅游業。通過入股分紅、租賃土地房屋、就近務工及其他經營性行為,火山旅游帶動全旗36個嘎查村增收致富,并為21個嘎查村集體經濟增收212萬元,農牧戶年均收入1.2萬元以上,輻射帶動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增加年銷售額8000萬元。今年1~8月份,全旗共接待游客366萬人次,旅游收入29億元,其中民宿接待游客15.8萬人次,收入10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