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高質量發展看巴彥淖爾 | 向新而行 向高而行 向優而行
          發布時間:2024-09-23 09:19:12 記者:張杰 楊青/文 胡東育/圖 編輯:雷麗娜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在廣袤的河套大地上,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愈發具象。9月20日,“牢記囑托擔使命 深化改革譜新篇”2024年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現場會第二日,與會人員來到烏拉特前旗、五原縣、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產業園等地,互相學習、互相取經。

            一處處新工地、一批批好項目,一條條生產線、一個個新產業,折射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盎然生機與蓬勃活力。

          0921001_003_01_s.jpg

          巴彥淖爾遠景能源有限公司大型葉片制造基地項目


          錨定高質量發展新目標


            一個個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的新變化、新氣象令人振奮。

            走進胖農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全力以赴趕訂單、忙生產;直播間里,主播用富有親和力的聲音喊話網友,在她身后,是一罐罐包裝好的瓜子,天南海北的網友發來各種表情,與主播互動,下單。

            自2014年成立以來,胖農公司精心優化農產品全產業鏈布局,通過“源頭種植+生產加工+線上銷售”的模式,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一二三產融合型企業。2023年5月,公司投資2500萬元建設1萬噸炒貨項目,項目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2024年4月底建成投產,年銷售額預計可達5000萬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烏拉特前旗第一中學,校舍及運動場地整體提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工人們忙著給墻面鋪貼保溫層。據了解,烏拉特前旗第一中學校舍及運動場地整體提升改造工程總投資約5839萬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為修繕4棟宿舍樓以及塑膠運動場地,已于202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為新建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的4棟宿舍樓以及 4066平方米的第二學生餐廳。目前,宿舍樓主體工程已完工, 第二學生餐廳已封頂,預計年底前完工。

            源頭治理守護綠水青山。華拓礦業公忽洞鐵礦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從2022年4月開始按照“一礦一策”治理方案要求,對采坑進行回填覆土并撒播草籽恢復植被,同時對礦區范圍內及周邊破壞區域進行治理,累計投入資金1.4億元。同時,烏拉特前旗積極探索“光伏+生態治理”模式,利用尾礦庫、排土場等閑置土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將生態治理與光伏發電有機結合,因地制宜打造“林草光互補”的“光伏+生態治理”新樣板。

            “一路的觀看和交流既讓我們學習了各旗縣區的好經驗、好做法,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和不足,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抓經濟、促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烏拉特前旗旗長王俊杰說,“烏拉特前旗將繼續在現代高效農業和節水產業方面下功夫,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特色產業,實現節水增效。堅持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雙輪驅動’,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同時加快礦山、冶金、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實施技術改造、工藝升級,提高傳統產業效能。聚焦群眾最關心的教育、醫療等民生需求,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念好“土”字經,打好“特”色牌,延伸“產業鏈”, 五原縣努力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為鄉村振興蓄能增勢。

            走進內蒙古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院,實驗種植的田菁長勢喜人。2023年6月,內蒙古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院落戶五原縣。研究院重點聚焦耐鹽堿優勢作物繁育、土壤質量和產能提升、生態化利用、節水控鹽增效4個領域開展技術研發。研究院的打造,也是五原縣在推動科技驅“鹽”化“堿”方面的又一次探索。

            篩選、修整、破碎、冷卻、包裝……五原縣黃柿子產業園內新建的黃柿子加工生產線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機器設備有序運轉,黃柿子原漿、黃柿子果汁、黃柿子火鍋底料等產品將陸續推出。

            “黃柿子產業園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分兩期建設,于今年7月開始試生產。項目正式投產后預計年加工生產黃柿子2.4萬噸,年產值約2.7億元,可實現黃柿子就地加工轉化,推動形成集種子培育研發、基地種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助力果蔬產業提檔升級。”五原縣大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飛云介紹道。

            走進五原縣金麥提升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無破碎提升機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正在制作、打磨……一派繁忙景象。五原縣金麥提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勇表示:“2024年,我們對生產線進行自動化設備技術改造,引進3D先進生產設備,技改后可提高產品精確度、降低能耗及減少用工成本。”

            不久前,五原縣向日葵科技產業園迎來了國內外向日葵產業領域的科學家、行業協會代表,第21屆國際向日葵大會在這里舉行。五原縣向日葵科技產業園是集向日葵新品種研發、試驗示范、物流加工、文旅融合發展為一體的綜合向日葵科技產業園區,由三瑞農科、三胖蛋兩家企業聯合建設,總投資1.76億元,主體包括三瑞向日葵科學院、三胖蛋瓜子及干果加工倉儲項目等。

            “總的來看,五原縣向日葵產業已經形成了以三瑞農科為引領的種子研發,以各類新型主體為依托的基地種植,以三胖蛋為龍頭的加工銷售、外貿出口全產業鏈體系。”五原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東介紹,“我們將堅持產業全鏈條發展,重點在小散企業整合提升、秸稈綜合利用、葵盤加工、生物提取等方面尋求突破,推動向日葵產業‘轉型蝶變’‘提質聚變’。”

            “今年以來,我們錨定建設現代高效農業集聚區和鄉村振興樣板區目標,全力推動農牧業強市建設。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七次全會部署,圍繞全域農高區化、產業全鏈條化‘兩化’發展以及在農牧業綜合產值上‘再造一個河套’目標,構建農牧業‘產加銷’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市農牧局、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立新說。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

            進入釀酒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密集的管道和龐大的機械設備,紅櫻子高粱隨著全自動食品級不銹鋼設備的高速運轉,經過了粉碎、潤糝、翻轉、發酵、蒸餾等流程,最終釀出屬于漠恒酒業的純糧酒。

            內蒙古漠恒酒業年產500噸白酒、肉蓯蓉酒項目總投資約7500萬元,于2023年5月開建,建設發酵及釀酒車間,酒庫及灌裝車間,全自動系、灌、包一體化生產線,同年12月建成投用。“釀酒車間采用全國最先進全自動粉碎、潤糝、翻轉、攪拌設備,全自動紅外探溫機器人裝鍋設備,自動喂料機,自動攤晾機,真正體現了清香型白酒的六凈工藝,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糧不落地,糟不落地’。”內蒙古漠恒酒業公司董事長彌韶飛說。

            牛肉醬、臊子醬、蒜蓉鮮椒醬、番茄辣醬、豆瓣醬……在內蒙古錦醬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類產品琳瑯滿目,濃郁的醬香撲面而來。

            內蒙古錦醬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內蒙古富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與四川錦醬坊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一家集生產、研發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清真食品企業,總投資2500萬元。富健源食品公司年消納牛羊尾油和腔油3~5萬噸,可解決近600萬只肉羊的油脂利用問題。公司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及中國農大食品學院共同研制成功動物油脂精煉工藝,于2024年3月投產,預計年產值7000萬元。為進一步延伸肉羊產業鏈,公司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及中國農大食品學院共同成立錦醬坊調味品研究院,依托我市豐富的牛羊脂肪等羊副產物及辣椒、番茄等資源優勢,結合“貴州老干媽”“四川臨江寺”等企業獨特配方和炒制工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辣醬”,進一步延長了肉羊產業鏈,實現肉羊副產品的高值化利用。投產后,錦醬坊年可生產火鍋底料、辣醬、復合調味料1.5萬噸,產值近3億元。目前,該公司是我市規模較大、設備先進、工藝優良、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模式科學的現代化企業之一。

            “農高區目前有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10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前三季度初步核算實現產值121億元,同比增長13%。農高區累計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61項;成立以來累計獲自治區級以上科技獎勵7項,審定巴麥系列和華蒙肉羊等新品種14個。”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管委會副主任余強表示,下一步,農高區將錨定“進入國家農高區第一梯隊”總目標,聚焦“全域農高區化,產業全鏈條化”發展思路,通過四級聯動機制,力爭到2025年底,實現總產值突破200億元、主導產業占比40%以上、高新技術產值占比4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上目標。

            

          讓優質項目成為發展“新引擎”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是主戰場。而開發區是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

            熱浪如潮,建設正酣。走進位于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內蒙古光大聯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基新材料長鏈二元酸新建項目施工現場,大型挖掘機揮舞著鐵臂,轟鳴的機械聲響徹工地,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內蒙古光大聯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于2024年在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生物基新材料長鏈二元酸新建項目,總投資15億元,占地600畝,分兩期投資建設。一期投資4億元,4月開工建設,已完成發酵提取車間、精制回收車間基礎澆筑,目前正在進行動力車間、空壓車間、5千伏變電站等土建及框架結構建設,力爭2025年8月投產。二期投資11億元,與一期同步完成發酵提取車間、精制回收車間基礎澆筑,目前正在進行制水車間基礎建設,預計建成后可實現就業500人以上。

            在巴彥淖爾遠景能源有限公司大型葉片制造基地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廠房建設已竣工,具備試生產條件,目前正在進行模具設備安裝調試及試生產。“基地擁有全球領先的微壓真空灌注技術、動模粘接技術、一體化風電葉片表層防腐技術、自動葉片打磨機器人等國際先進技術。”內蒙古新遠景集團巴彥淖爾基地負責人侯兆云介紹道。據了解,該項目投資3億元,建設占地254畝的大型葉片制造基地項目,建成后可具備年產400套(1200支)100米以上超大型復合材料智能葉片及產業配套能力,年產值達10億元,帶動當地就業700余人。

            此外,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內蒙古晶澳淖爾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的5GW光伏組件項目,不僅成功填補了我市在光伏組件產業領域的空白,更為構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我們看到各個旗縣區都是你追我趕抓項目、抓招商、抓投資,全市上下爭創一流的干勁越來越足。作為招商部門,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兩個基地、四個集群’、18條重點產業鏈,充分運用好市域經濟、飛地經濟、招商引資、揭榜掛帥這些好機制,逐步運用好以鏈招商這些有效的招商方式,同時還要探索運用招商基金招商、應用場景招商這些新的招商引資方式方法,實實在在解決好招商項目,為全市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集聚新優勢,培育新動能。”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李磊說。

            看亮點、比成績,曬變化、話發展,找差距、學經驗,既傳遞出我市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也進一步鼓舞了各旗縣區、各部門加速發展的干勁和斗志,為我市各項工作開展匯聚起更強大的力量。


          av大片免费看中文字幕_亚洲最新无码中文字幕久久_国产一区二乱码区在线欧洲_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
        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 |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尤物国产91九色综合久久 | 在线播放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码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