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深秋,別家棚內已現荒蕪。五原縣勝豐鎮辛寶煜正忙著在自家鋼架拱棚里喜迎二茬豐收。排排糯玉米粒粒飽滿,辛寶煜熟練地將糯玉米割下裝袋、將玉米稈推倒擺放田間。糯玉米按照預先的訂單運輸到當地傻小胖玉米加工廠,秸稈也將送到飼料廠轉化為牛羊營養餐。辛寶煜在瓜果豐收之后將迎來另外兩份可觀收入。
“我們先在棚里種的‘燈籠紅’、白梨脆、甜紅玉等瓜果,每畝收益在8000元到10000元。6月底瓜果接近尾聲,我們幾個年輕人就商議準備復種。因為糯玉米生長周期短,對地也好,接著倒茬種了168棚糯玉米。9月底開始采收,除去成本后純收入在1400元左右。秸稈也準備對接飼料廠,預計每畝還能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實現了收益最大化。”作為此次鋼架拱棚瓜后復種糯玉米的帶頭人,辛寶煜對此次嘗試充滿信心,激動地給我們算了一筆賬。
勝豐鎮是遠近聞名的燈籠紅香瓜之鄉。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實現了瓜果全年錯峰上市,但瓜果的連年種植導致土壤肥力下降,鋼架拱棚也在瓜果豐收后處于閑置狀態,亟需轉變種植模式。從去年開始,勝豐鎮立足實際,試點并推廣鋼架拱棚瓜后糯玉米輪作倒茬種植模式。一方面發揮糯玉米固氮養地作用,提升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以訂單合作的方式明確糯玉米價格保障,提供秸稈收購渠道,豐富農戶收入,達到了燈籠紅香瓜不減產、多收一季糯玉米和一批秸稈的最佳效果。
“在勝豐鎮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和宣傳帶動下,今年的鋼架拱棚糯玉米二茬種植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僅提升了土地的地力,為來年種植瓜果打好土壤基礎,還通過復種進一步增加了農戶的收入。下一步,勝豐鎮將繼續宣傳和引導鋼架拱棚種植戶,全部進行二茬種植,進一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五原縣勝豐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劉龍說。
辛寶煜穿梭在玉米地里笑盈盈地坦言,國家惠農政策越來越好,種植技術也越來越新,讓農民種地的收益比以前更高了。采收旺季,他還雇用村民當幫工,讓賦閑農戶有活兒干不再閑著。有瑕疵的糯玉米帶回家脫粒后做成玉米面熬著喝,口感極佳。新種植模式的推廣有效利用了閑置設施大棚的同時,也改變了農作物生長的土壤環境,推動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經過兩年試點試驗,勝豐鎮鋼架拱棚瓜后糯玉米輪作倒茬種植模式已初現良好經濟效益,走出一條以特色瓜果產業穩定收入、多樣作物栽種增產增收的發展之路,讓農戶多一份收入,土地也在一年內實現瓜果、糯玉米、秸稈三次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