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暢其流百業興。進一步加強寄遞網絡建設,優化寄遞樞紐布局,破痛點、通堵點、解難點,推動快遞業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將服務延伸至經濟社會發展每個角落,快遞“小包裹”必將更好推動經濟大發展
不久前,拼多多“百億減免”計劃宣布,免除商家在內蒙古等偏遠地區訂單物流中轉費。近日,淘寶又宣布一利好消息:將內蒙古、西藏、寧夏、青海、甘肅5地列入包郵區。這意味著內蒙古消費者徹底告別電商不包郵、不發貨的尷尬,正式邁入“包郵時代”。
內蒙古消費者網上購買力有多驚人?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區快遞業務量就達2.47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位列全國第二,其中1月份增速更躋身全國第一。而與如此旺盛的消費需求相對應的卻是不包郵的苦惱。過去,由于“偏遠地區”的標簽,加上本身地域遼闊、邊境線長、路途不便等多重因素,內蒙古的消費者很多時候都享受不到包郵待遇。同樣,內蒙古的好物優品想要走出去,也面臨著高物流成本的考驗。不包郵、不發貨、郵費高等問題不僅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阻礙了內蒙古電子商務發展和農特產品上線,不利于拉動線上消費。
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為了讓每個人都享受到電商發展的時代紅利,從國家到自治區一直在不懈努力。國家郵政管理局針對超高運費、拒絕收寄或限制收寄的問題,在全國范圍開展專項整治,并與各大電商平臺協商,取消限售區域,提高包郵商品覆蓋率。而內蒙古從建設標準化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到培育壯大現代交通物流領軍企業,以及減稅降費、快遞進村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為快遞物流降本提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全區“一國際、一核心、十一樞紐、二口岸”的現代快遞物流骨干網和以旗縣集散共配中心為核心的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基本形成。
“小包裹”事關大循環。快遞業聯系千家萬戶、連接千城百業、連通線上線下、聯動全球市場,既是暢通生產與消費的重要渠道,也是經濟發展與消費活力的“晴雨表”,在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助力鄉村振興、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內蒙古內聯八省、外接俄蒙,歷史上曾是“草原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的重要樞紐和通道,如今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更加完善暢達便捷的現代快遞物流體系,必能托舉起更富活力、更具韌性的北疆經濟。
“小包裹”助推大發展。近年來,內蒙古現代物流發展成效顯著,快遞業務量節節攀升,服務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越織越密的物流網絡讓實體經濟迸發出蓬勃生機。從人力搬運到智能化分揀,從貨物搭車運輸到開通貨運專線,從不包郵、不發貨到次日達、半日達……快遞條件的改善,既為商品走進內蒙古提供了便利,也為我區的特色產品走出去創造了條件。國家糧倉、肉庫、奶罐、絨都的特色好物,正源源不斷地通過電商平臺觸達全國各地消費者。進一步加強寄遞網絡建設,優化寄遞樞紐布局,破痛點、通堵點、解難點,推動快遞業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將服務延伸至經濟社會發展每個角落,快遞“小包裹”必將更好推動經濟大發展。
物暢其流百業興。乘勢而上,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服務場景,讓“小包裹”更好貫通經濟大動脈,定能激發更加活躍、更有潛力的北疆市場,形成供需兩旺的良性循環,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哈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