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天高云淡。在臨河區干召廟鎮旭光村紅石榴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農閑的村民們有的打撲克,有的下象棋,好不愜意。活動室“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標語格外顯眼。
從活動室出來,新整修的小廣場成為旭光村各族群眾交流的重要場所。62歲的回族村民馬三姐就住在小廣場附近,她每天傍晚都會來這里跳舞鍛煉,久而久之,認識了許多朋友。“我們一起跳舞鍛煉身體,就像一家人一樣互幫互助,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馬三姐說。
旭光村現有村民2800人,由漢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組成。近年來,旭光村結合民族文化特色,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為契機,加大對文化陣地、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打造紅石榴黨群服務中心、民族團結文化小廣場、農家書屋、農家戲臺、休閑涼亭,購置了音箱、麥克風、鑼、鼓、釵、四胡、揚琴、笛子等,配置了象棋桌、撲克桌。隨著文化基礎設施的完善,村民們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白天老人們在這里下象棋、打撲克、吹拉彈唱,晚上年輕人在這里跳交誼舞,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充實。
旭光村黨支部書記石強介紹,在這里,各族群眾團結互助,安居樂業,用心呵護著現在的幸福生活。家富、人和、業興、村美成了“臨河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旭光村的生動寫照。
團結就是力量,在旭光村各族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走進旭光村紅睿食品有限公司脫水菜加工廠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加工脫水蔬菜。連日來,旭光村脫水蔬菜加工廠開足馬力進行脫水番茄、辣椒加工生產,旭光村及周邊村組的菜農拉運著自己種植的紅椒、番茄等農作物來這里進行銷售。
家住旭光村七組的馬俊峰,今年種植了40畝辣椒和15畝番茄,每年除了種地,都會來脫水菜廠打工。馬俊峰說:“這個工作就在家門口,一個月能掙6000多元,是一份可觀的收入。不僅如此,廠里也會時不時地給我們發慰問品,在這里不分你我,團結一心共同致富。”
“近年來,旭光村堅持以產業發展為推手,以產業振興推動民族團結,提升群眾生活水平,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團結、患難與共的和諧關系,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血肉關系,讓石榴花在旭光村廣袤土地上絢爛綻放。”旭光村黨支部書記石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