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數字支教啟動暨課堂教學展示交流(小學)活動在烏拉特后旗舉行。
在烏拉特后旗第三完全小學國通語教室,來自杭錦后旗奮斗小學的老師正在聲情并茂地講著《古詩三首》,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講解,積極回答問題。
“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的學習內容非常豐富,以前面對一些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但現在通過智慧平臺上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和游戲,使原本復雜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吸引著我去探索和學習。在平臺上還能閱讀到許多優秀的課外書籍,欣賞到精美的繪畫和動聽的音樂作品,還能學習到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這些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培養了我的興趣愛好和綜合素質。”學生阿娜爾說。
網絡云課堂
據了解,巴彥淖爾市“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數字支教項目”覆蓋了全市所有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實施周期為三年。項目充分利用全市網絡云課堂示范校、云師坊、云工作室以及數字化服務團隊(巴彥淖爾市三星導師)等,以“烏拉特后旗第三小學數字支教活動年”作為重點,通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通用語言學習平臺,推動數字資源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樹立典型、探索模式、推廣輻射,探索智慧校園建設與數字支教模式的協同發展,縮小城鄉、區域、校際間的教育差距,提升民族地區學校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教育數字化在促進原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智慧教育發展的同時,也為教師們提供了專業成長的平臺。他們與支教老師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分享教學經驗,為學生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支教項目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學校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也讓我和學生們能夠接觸到更多元化的學習材料和工具,從而拓寬學習的視野。”教師圖雅說。
數字技術深度融入教學、管理和評價全過程,凝聚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了教育數字化建設,為烏拉特后旗聚力打造“教育強旗樣板”提供了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