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佘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旗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始終秉承“大企業、大擔當、大貢獻”的責任理念,聚焦產業振興、農民增收,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探索出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綠色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在做好做足“土特產”文章的同時,加快推進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訂單高粱
近日,走進內蒙古佘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酒香,絲絲縷縷縈繞在心頭,醇厚而余味無窮。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將釀造好的白酒裝瓶、檢測、貼標、打包……廠房里熱火朝天,一道道工序井井有條?!百芴茦I從種植到生產,每道工序都嚴把質量關,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每天的生產量在4000件左右,月累計生產在10萬件左右,主要銷往周邊地區及河南、河北、北京等地。”佘太酒業調度主任薛金說。
內蒙古佘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生產銷售清香型白酒為主營業務的股份制民營企業。憑借著良好的口感和品質,佘太酒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企業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白酒生產能力也由年產500噸發展到現在的3000噸。
一直以來,企業在做大做強的同時,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為周邊的剩余勞動力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吸引村民就近就業。大佘太鎮苗二壕村村民穆春霞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家里經濟負擔比較重,如今進入離家不到5公里的酒廠打工,不但收入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們家地就4畝多一點,家庭收入非常少,2017年經人介紹來到酒廠,一天工資140元~150元,也不耽誤我照顧孩子、老人,又能給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一定的收入,我覺得挺好?!蹦麓合几吲d地說。
同時,為了進一步滿足日益擴大的生產需求,內蒙古佘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還采取“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積極引導當地農民種植訂單高粱,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解決了分散農戶與市場斷裂的問題,實現了當地高粱種植戶與白酒企業共贏。訂單高粱無疑像及時雨一般,讓周邊的農民吃上了“定心丸”。南昌村豬場組村民王浩看到許多農戶都嘗到了訂單高粱的甜頭,今年,他也與酒廠簽訂了3000畝的高粱訂單?!胺N高粱比玉米能節省30%的水,訂單價錢也挺好。目前看這個高粱畝產能達到1500斤左右,按合同價能賣到3000元左右。明年計劃和佘太酒業繼續合作,擴大種植面積?!蓖鹾茖ο乱徊胶推髽I共同合作發展信心滿滿。
12年來,內蒙古佘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把“為產業聚人才、為地方興實業、為社會創價值”作為建廠初心始終堅守,在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公益事業捐助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累計捐款捐物300萬元以上。同時,企業在就業、納稅、社保、鄉村振興等方面也主動作為,先后為近400人解決就業問題。眼下,公司正致力于將釀酒業和文旅產業“捆綁”起來融合發展,不遺余力挖掘佘太君和佘太酒的文化價值,探索酒、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讓企業向著做大做強的目標不斷邁進?!皩恚覀兤髽I要在發展的同時,更好地回報家鄉,為家鄉作貢獻,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了更好地挖掘和推廣我們地方的一些歷史文化,公司現在正在籌備和建設一個7600平方米的酒歷史文化博物館,目的就是想更好地挖掘和發展佘太的農耕文化、抗戰文化和歷史悠久的酒文化,為烏拉特前旗的文化旅游發展作貢獻。”內蒙古佘太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