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錦后旗沙海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開展麥后復種大白菜,實現一年兩收、一地兩用,既增加了土地產出效益,又促進了農民增收。
今年,新紅村統種共富示范園區130畝麥后復種大白菜喜獲豐收。每畝白菜產量達到了14000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每斤0.45元~0.5元計算,每畝純收益能達到4500元左右。
近年來,沙海鎮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特色產業初具規模。該鎮以新紅村為中心,打造“塞北新紅”辣椒品牌,拓展麥后復種大白菜基地,多次邀請省內外企業來鎮進行產業對接,發展青紅椒訂單5000余畝、瓜菜訂單3000余畝,建成500平方米保鮮庫,建設18棟育苗溫室,積極推動產業鏈延伸,帶動全鎮經濟增收近7000萬元。
麥后復種大白菜(資料圖)
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新紅村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讓綠菜葉變成了“金菜葉”,經過鎮村兩級領導干部多方面考慮,在新紅村現有蔬菜產業及其設施的基礎上繼續擴規模增設施。2019年,經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上級“一事一議”資金100萬元,籌集村集體經濟資金125萬元,新紅村蔬菜專業合作社投資150萬元,共出資375萬元,在新紅村建造了5000平方米農貿市場和500平方米冷庫。新紅村冷庫的建成實現了農戶就地采收、就地儲藏、打冷保鮮、錯峰銷售,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25萬元。經過不斷探索,新紅村依托冷庫,現已實現“育苗+訂單種植+收儲+保鮮+冷鏈加工+銷售”的全自主產業鏈,減少了種植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沙海鎮利用新紅村麥后復種大白菜的優勢,向上級爭取鄉村振興資金359萬元,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大白菜腌制窖池和600平方米大白菜成品加工車間,建設18個大白菜腌制池及配套設施,每個池子的規格為5米×9米×4米,依托“支部+合作社+集體經濟+農戶”四位一體產業發展模式,成功注冊“沙海鎮新紅醬菜”和“蒙新紅”商標,打造自主品牌和特有包裝,現已實現“育苗+訂單種植+收儲+保鮮+冷鏈加工+銷售”的全自主產業鏈,2023年7月,酸白菜產品走向市場,銷量驟增,味道及質量反饋甚好。通過產業發展帶動,新紅村的大白菜端上了國人的餐桌,帶動村民每戶平均增收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5萬元,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農民收益,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感逐步提升,新紅村產業發展實現了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