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行動、多維助力,為民營企業在發展上解憂、在環境上解壓、在幫扶上解渴,才能讓好政策成為“及時雨”,真正滋潤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健康成長、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出爐,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蒙泰集團有限公司5家企業榜上有名。
民企興,則經濟興;民企強,則經濟強。翻開內蒙古民營經濟的成績單,起筆不凡,落畫精彩。去年,內蒙古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4.2%,增速居全國第一,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例連續10年保持在50%左右,占據“半壁江山”;民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占全區比重達到85.6%,進出口總額比全區增速快30多個百分點,稅收總額占全區的54%。今年前三季度,全區民間投資增長7.3%,較1—8月份提高2.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在內蒙古經濟的滔滔浪潮中,民營經濟恰似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輪,不僅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更在創新、就業等多個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陽光普照,自然蓓蕾綻放;雨露滋潤,方能桃李芬芳。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更是內蒙古不遺余力、一以貫之的行動。成立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委員會,全面加強對自治區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出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支持;設立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和自治區重點民營企業黨委,統籌負責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重點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在內蒙古,各種措施干貨滿滿,關愛之情溢于言表;在內蒙古,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巨大,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內蒙古還將拿出哪些實招硬招?我們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著力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找到了答案:從“面、線、點”三個層次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在“面”上,持續優化完善四個工作體系基礎工作,利用“蒙企通”等各類渠道,落實好聯系服務企業各項機制,做大工作覆蓋面;在“線”上,把產業鏈上下游間、各環節間企業和政策串聯起來,“鏈式”推動發展;在“點”上,把政策舉措更精準聚焦到民間投資項目的需求保障上,抓實工作落腳點……這些舉措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堅持改革創新,把支持政策從“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為民營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搭橋鋪路。
當然,好的政策還需要好的執行力。助力民營經濟發展,離不開干貨多、成色足、針對性強的好政策,更離不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久久為功的執行力。這就需要各地各級持續強化對“自己人”的認同意識和責任擔當,多從民營企業的難點、堵點、痛點著手打出“組合拳”,向改革要動力、向管理要效益。積極行動、多維助力,為民營企業在發展上解憂、在環境上解壓、在幫扶上解渴,才能讓好政策成為“及時雨”,真正滋潤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健康成長、高質量發展。
風正勁,帆高懸,何不乘勢滄浪巔?內蒙古,這片充滿機遇的熱土正以開放的姿態、務實的舉措,為民營企業的發展鋪就一條康莊大道。善借政策“東風”,向“新”向勇攀登,敢闖敢拼敢干,民營企業定能在祖國北疆乘風破浪、向陽生長。